2022年11月10日
第03版:

推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

——我市创新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

我市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打造信息化“三平台”为抓手,以开展执法效能评估为驱动,用好扩编赋权、数字赋能、评估增效“三大利器”,创新打造市县乡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扩编赋权 强化全方位监督

机构队伍薄弱一直是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难点和瓶颈。2019年机构改革中我市率先破题,市县两级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设在司法局,对外以“行政执法监督局”名称开展工作;156个司法所全部加挂“乡镇(街道)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牌子,推行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力量“双下沉”,配齐配强执法监督队伍,专职人员达到650人;发布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监督权责清单,细化分解34项职责。2022年6月,我市再行“破冰”之举,成立全国首家行政执法效能评估中心,以评估促进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以纠错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构建起了职责清晰明确、监督有力高效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

数字赋能 强化全流程监督

现场执法检查发现违法线索,手机登陆“济宁执法”APP立案登记,执法记录仪采集取证视频上传数据库,便捷蓝牙打印机现场打印执法文书……这是一线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执法的日常场景。我市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执法监督,研发应用培训考试、网上办案、监督管理三大平台,截至目前,已培训执法人员57862人次,网上办案103771件,汇集执法数据200余万条,开展电子案卷评查735份,针对发现的问题发出监督意见书117份,实现了执法人员网上培训、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推动了“人在现场干、数在平台算、我站云端看”的执法监督数字化变革。

评估增效 促进执法质量提升

执法质量高不高,评估数据说了算。我市创新探索行政执法效能评估制度,建立5-17-60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强化执法数据资源利用,开展动态监测、智能预警、分析研判、效能评估,先后向市政府提报了2021年度行政执法工作白皮书、镇街赋权可行性报告、行业监管与综合执法大数据分析报告等,及时发现问题,分析短板、提出对策,科学“诊断”执法效能,切实提升执法质量。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市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国全省前列,达到最高的“优异”等次。

2022-11-10 ——我市创新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4820.html 1 推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