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日
第05版:

电机专家“王大拿”

——记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王玉炯

王玉炯(左一)带领班组人员进行技术攻关。

本报记者 杨兆锋 本报通讯员 孙志远 冯宁

秦山核电站委托邹县电厂检修维护合同中,有一个特别的条款,每次机组大修的团队中必须得有一个人,他就是与电机结缘,扎根基层班组36年,从普通的工人一路到全国顶级技术大拿,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邹县电厂电机一班副班长王玉炯。

王玉炯成为合同条款一事,还得从头说起。2015年,秦山核电进行#1机组大修,日本制造商安排7位大名鼎鼎的专家前来指导大修工作,在抽转子环节却遇到了瓶颈。他们反复修改工作方案,连续数日三次抽转子都宣告失败,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影响工作进度,日本来的专家一愁莫展束手无策,业主更是焦急万分,时间等不起呀!此时大拿王玉炯临危受命,他通过现场查验和认真思考,发现日本专家在转子找中心这一关键步骤上存在偏差。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重新写方案、定举措、测中心,只用了两个小时成功将转子抽出。日本专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王先生,棒!”

凭借过硬的技术,王玉炯的足迹踏遍大亚湾、灵武、芜湖、池州、莱州等地,已成功解决多家电厂发电机抽转子中心不平衡、进油故障、漏氢量大、匝间短路等多项技术难题。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是王玉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通过孜孜不倦的钻研,他熟练掌握了不同等级发电机检修技术,在电机故障诊断处理、优化改造等方面练就了一手“绝活”。

电机之于他,犹如并肩作战的好友,对于班组所管辖的8台发电机主设备及400多台高压电动机的型号、性能和运行状况,他无不烂熟于心。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已累计顺利完成300MW、600MW、1000MW发电机组大小修任务150余次,默默守护着山东省也是中国华电集团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邹县电厂的8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他来说,创新就是他干好工作的“利器”。一直以来,发电机端盖密封胶注胶采用手动、气动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完成注胶需要2个多少时,且不能一次性完成,容易产生气泡及断层现象,对机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技术上揉不得半点“沙子”的王玉炯决心改变这种注胶方式。他反复琢磨,一有空就在图纸上写写画画、涂涂改改,半年时间画了20余稿。2015年,由他设计研发的“新型发电机端盖密封胶液压注胶装置”问世了,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注胶,确保了发电机大端盖密封效果。这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荣获中国华电集团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成果三等奖、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初战告捷,王玉炯的发明创新便一发不可收拾。电机靠人工加油效果差且浪费人力物力,他探索实施了“电机‘三油’精细化润滑管理”,由原来的间隔加油改为单点连续加油,还能够在设备运行期间采用0.5Mpa气压直接换油,开启了电机“自动加油、自给自足”的时代;发电机定转子间隙测量困难,他设计制造了一种滑动法测量发电机定转子间隙的工具,测量结果既准确又省力……目前,王玉炯已拥有《氢冷发电机测温元件出线套气密试验装置》《高压电机内置式轴瓦室引入正压气体防漏油应用研究》等7项专利成果,撰写科技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的创新项目及攻关课题70余项,累计为企业创造效益1000余万元。

一心执着技术,平凡成就不凡,如今,已荣获“齐鲁工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的王玉炯,依然在生产一线发光发热,在电力行业继续倾注着全部的热忱和激情。

2022-12-14 ——记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王玉炯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7614.html 1 电机专家“王大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