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杨景雪 张进飞)去年以来,梁山县小安山镇安民山村工作队坚持以党建引领安置区建设,聚焦社区工作短板,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联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优势,多措并举解决安置区“五难”困境,全力做好安置区“后半篇文章”。
解决群众看病“难”。为满足社区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安民山村工作队积极与村“两委”商定社区卫生室位置,选配医护人员,设立了一家高标准的“安民山社区卫生室”。工作队依托“第一书记联盟”平台,主动对接“联盟专家顾问团”医疗资源,在社区开展科普讲座、健康义诊10余次,将优质医疗资源“直通车”开到了帮扶村,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有效解决了社区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解决幼儿托管“难”。为更好回应社区居民的“幼有所托”期盼,工作队充分发挥县文产中心教育资源优势,联合多家教育服务企业,开展“服务联盟发展,关爱儿童成长”行动,协调资金100多万元,对社区幼儿园活动室、厨房、户外活动场地设施等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购置了新的办公座椅,增加了滑梯、蹦床、攀爬等户外游戏设施,助力园舍规范化建设。目前在园儿童已有70多名,推动了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
解决居民购物“难”。为解决社区居民购物远、购物难问题,工作队利用帮扶资金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暨党群服务中心项目,计划引入一座综合性超市。工作队利用联盟微信群等信息平台,公开发布招租信息,指导帮扶村与超市签订租赁协议,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上米面、粮油、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纸巾、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工作队发动党员、社区志愿者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跑腿”服务,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解决社区治理“难”。工作队以每月分盟工作例会为契机,组织村“两委”干部到梁山街道学习社区治理经验,帮助开阔视野、拓展工作思路,不断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工作队还通过入户走访、广播宣传、公示公告等形式,大力宣传文明社区行为方式,引导社区居民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联合村“两委”、物业服务部门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对楼道、公共区乱堆乱放物品进行集中清理,努力提升社区环境治理水平。同时还在社区内安装路灯67盏、庭院灯103盏、监控摄像头185个,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解决集体收入“难”。“村集体有钱了,才能更好地带动村民致富,更好地服务群众。”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工作队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创业园暨党群服务中心项目的资源优势,合理设置物业管理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将部分房屋租赁给卫生室、便民超市等,引进服装加工小微企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10万元。借助“第一书记联盟”平台,工作队根据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商经济、农产品销售、种养技术培训等知识讲座,提高群众致富能力。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安民山社区悄然发生了改变,社区环境越来越美,社区管理服务越来越有温度,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