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张娣)发挥自身桥梁优势,靠前站位服务企业,鱼台县工商联紧抓乡村振兴关键点,招引山东泰茂种业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3万亩良种繁育基地,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和2000余户村民增收增产,探索出工商联+N兴企富农新模式。
山东泰茂种业公司招引落地之初,科技研发实力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县工商联积极对接山东省农科院、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等一批科研院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泰茂种业及时注入科技活水。在先进科研技术的帮助下,泰茂种业迅速将研发的科技品种转化为成果。
“我们引进了济麦22号种子,整体亩均增产小麦200斤以上,此外还与淄博禾丰联合研发新品种,其中齐民23号具备抗倒伏、病虫害防治及成熟期早的优势,受到省级品种审定专家一致好评。”泰茂种业负责人薛勇介绍。
泰茂种业对老砦镇周边7个村1万亩农田进行集中管理,采用现代化种植模式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收割,由企业全部回购、筛选、包装,并充分利用鱼台四省交界的区位优势,销售至苏北、皖北,豫北、鲁西南。
良种的收购价格高于普通粮食0.26元/公斤,加之统一管理后机械化作业,亩均增产20%至30%,为农户亩均年增收1000元,每户增收4000至5000元,村集体每年增加沟路渠租赁收入5万元。“通过此种模式,达到了企业扩大规模、突破生产瓶颈,农户增产增收,村集体提升集体收入的三赢局面。”老砦镇西城西村党支部书记薛乃民激动地说。
聘请种植能手、技术骨干为职业农民上课,系统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县工商联帮助泰茂种业定向培训村民,注册“湖米之恋”“湖里头”等品牌,利用外地商会会员积极开拓市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海南等地,年产精包装大米20万吨,销售收入2000万元。同时,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66人,人均增收达到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