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2日
第02版:

最美·榜样

勤勉奉献做表率 真情服务显担当

——记济宁“最美公务员”李梅

■本报通讯员 陈庆刚 孟庆健

“她工作中很严格,对我们这些干活的却很温和,总是热心帮着大家解决困难,大伙儿都亲切地叫她‘梅姐’”,一位工人在谈及李梅时说道。参加工作25年来,李梅始终怀着对组织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对群众的深情,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夙夜在公、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散发光和热。

“热线”就是“前线”

帮助群众纾难解困

在太白湖新区“民意通”服务中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11名接线员每天要受理200多项群众诉求。太白湖新区成立以来,先后完成22个村庄的迁建任务,3万多名居民从“农民”变成了“市民”,常住人口数量也翻倍式增至12.5万人。城市发展的背后,群众对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物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此,2019年太白湖新区搭建了“民意通”平台,全面整合民意诉求渠道,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作为“民意通”的负责人,李梅秉持“群众事无小事”的原则,全身心投入热线工单办理工作中。受理部门不明确,她就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做工作;群众对办理结果不满意,她不厌其烦地解释政策、跟进落实,直至满意为止;遇到“疑难杂症”,她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深入了解情况,带着大家一起商量办理意见,绝不耽误一分一秒。一天清晨,辖区内某小区的一个电梯停运,“这么一个大家伙悬在空中,万一掉下来可不得了!”围观群众反应激动、议论纷纷。接到通知的李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一边安抚围观群众情绪,一边紧急联系市场监管部门组织人员赶赴小区维修,直到电梯恢复运行后才放心离开。事后,李梅还专程到所在楼宇向居民做好解释,赢得了大伙的理解和支持。

“疫”线就是战场

关键时刻冲锋在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农历大年初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李梅接到单位要求紧急返岗的电话后,简单收拾了下衣物就奔赴防疫保障一线。当时恰逢春节假期,面对辖区内酒店暂停营业、住宿资源紧缺的困难,她冒着严寒带领行政科的同志多方协调,想尽一切办法为流调人员宿舍安装空调、热水器、床铺等设施,有力保障了全区疫情防控大局。

三年来,面对每一波疫情,李梅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奋不顾身抓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她组织人员及时启动战时保障机制,明确餐饮、消杀、物资供应等人员职责,对办公区加严值守、加密消杀,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全区指挥中枢安全。2022年9月1日下午,在接到成立前线指挥部的紧急任务后,李梅第一时间实地考察确定了住宿酒店,从整体消杀到全员测温验码、从车辆调度到住宿安排、从会议室布置到办公设备保障,她多方协调、四处联络,直到凌晨3点多完成迁移保障任务后才回家休息。

服务就是任务

细致入微做好保障

2017年6月,太白湖新区管委会搬入新城发展大厦,打那时起,20多层的办公楼,李梅每天不知要走上多少遍,不论严寒酷暑,她都坚持逐楼层、逐设备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一天夜晚例行巡检时,李梅听到三楼税务局会议室有细微的滴答声,“是不是有地方漏水?”,李梅立刻联系税务局和物业值班人员开门检查,发现天花板内确实有漏水点。“多亏了李主任,要是处置不及时,我们会议室里的电子设备可就遭殃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李梅经常对同事们说:“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担当实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机关事务人的看家本领”。在机关事务岗位工作十多年,她坚持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平均每年保障各类会议、活动2200余次,没有出现过一次纰漏,用扎实的工作践行了协调联络“全天候” “无缝隙”“不间断”的承诺。在她的努力下,全区机关事务工作不断规范、亮点频出,区党政办公室成功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并先后获得国家级“节约型机关”、“山东省机关事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25个春夏秋冬,9000多个日日夜夜,李梅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牢记服务宗旨,以实干奉献展现机关事务工作者的奋斗身姿,为干部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3-03-22 ——记济宁“最美公务员”李梅 最美·榜样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1717.html 1 勤勉奉献做表率 真情服务显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