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史佳星 胡桂宁)为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设计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济宁经开区疃里镇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难点,针对辖区内存在的典型问题,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台账,限期清零销号。正视问题、自我加压,变压力为动力,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整治有特色、出实效,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
疃里镇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全镇中心工作来抓,采取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带头干模式,主要领导带头包保问题最多的村,进一步压实科级干部、包村干部及支部书记责任。发动镇村干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全覆盖排查,紧盯整治重点部位、薄弱环节,逐村逐街逐巷“过筛子”,建立问题台账,聚焦问题弱项,制定“一村一策”整改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切实查摆清各村存在的问题,逐项补齐短板。
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是市委提出的“六项措施”之一,疃里镇持续强化“以实绩排高低”的鲜明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形成群策群力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按照“严真细实快”的要求,建立并坚持“三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每半月出一期简报”模式,每月选取10个左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较好和较差的村,组织全镇观摩,每月对所有村人居环境成效进行考核打分,按不同星级村分类排名,考核前20%授发激励红旗,发放奖补资金,考核后10%授发鞭策黄旗,扣罚包村干部及村干部工资绩效,并限期整改,以高压态势和强有力的奖惩办法确保整治提升工作立见成效。
疃里镇以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片区创建为契机,以基层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聚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焕新颜”。结合村庄分类管理,坚持“由点到面,由面到片,连片打造”的原则,科学规划,集中政策资源重点整治提升,持续推进,分期分批创建,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加快整治,精益求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依托各村划分的“微网格”,发挥“惠民积分”治理新活力,利用“门前五包”、党员包片、积分奖励等制度,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形成人人参与、全员攻坚的人居环境长效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