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7日
第02版:

致敬劳动者

——2023年我市山东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风采展

刘庆民 二〇二三年山东省劳动模范

薛芊芊 二〇二三年山东省劳动模范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济宁市总工会推出“致敬劳动者”专版,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展现全市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在各条战线上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责任担当。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大。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市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新时代济宁劳动者之歌。希望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榜样、争当先进,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标准要求,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展现良好风貌、发挥最大价值,为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再建新功、再立新业。

投身文物保护修复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薛芊芊,以保护民族珍贵文化遗产为己任,努力钻研文物保护修复业务知识,全身心投入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文物修复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受到国家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好评。

主持多项重点石质文物修复项目,建设了山东石窟寺及石刻保护基地。近年来,主持完成山东长清灵岩寺石刻保护修复项目、山东滕州汉画像石馆馆藏汉画像石保护修复项目、青州市博物馆馆藏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曲阜孔庙石碑石刻保护修复工程、博兴丈八佛及博兴县博物馆馆藏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山东石刻文物数字化检测保护及研究项目(以曲阜石碑为例)。牵头组织完成了山东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和山东省碑刻石刻资源摸底调查工作,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曲阜设立了“山东石窟寺及石刻保护基地”。编著《空谷足音——山东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专项调查纪实》《青州市博物馆馆藏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实录》《曲阜片区石刻文物病害调查及保护修复技术研究》《曲阜片区石刻文物信息采集技术研究》等图书,在《中国文物报》等刊物发表《从天上到人间——武氏祠汉画像石里的汉代社会》等学术文章多篇。

主持多项古建筑彩画重点工程设计,三孔彩画成为全国领先的彩画研究性保护工程。先后主持完成孔庙古建筑(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西庑)油饰彩画维修,孔府中路古建筑群(大门至三堂)油饰彩画修缮工程,孔府中、东路古建筑油饰彩画第一期修缮工程,孔府西路古建筑油饰彩画第一期修缮工程等古建筑彩画重点工程设计,其中孔庙古建筑(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西庑)油饰彩画维修已入围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终审阶段。

筹建运营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基地,完成众多重点科研课题。主持筹建了国家明清官式建筑重点科研基地曲阜分基地、山东省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科学认知与本体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山东省文物局曲阜片区石刻保护研究,推动曲阜孔庙和孔府入选全国首批预防性保护试点。

积极组织职业竞赛,创立了全国文物赛事品牌。先后牵头组织了2017年山东省首届文物职业技能大赛、2018年全国首届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2021年全国第二届文物职业技能竞赛、2022年山东省文物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构建了可复制、可控制、可持续的赛事体系,成为全国文物职业技能大赛策源地。主持编著了《技艺之美:2018年第一届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纪实》《道技合一:2021年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实录》大型赛事图书。

四十余年扎根乡村 守护群众健康

刘庆民, 1962年6月生,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村乡村医生,全国医德楷模、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8年10月,刘庆民放弃民办教师工作,回老家隈泉村当起乡村医生。坚持“24小时接诊出诊,先看病后付费”的从医理念,努力守护好周边村1880名村民健康。从医44年间,他接诊病人约30万人次,出诊超10万人次。他跑遍辖区村庄的每一条小道,熟知每一户乡亲的身体健康状况。与乡亲结下了浓厚的情谊,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先后被评为“泗水县优秀乡村医生”、“泗水县道德模范”、“济宁好人之星”、“感动济宁”十佳人物、山东省“最美乡村医生”、“全省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医生特别关注”、“全国医德楷模”等,荣获“最美济宁人”特别奖。

2018年2月,刘庆民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以强烈的责任感围绕乡村医疗、人才、康养等基层医疗主题开展调研,了解社情民意、为民代言。5年间,他在山村里的脚步迈得更远、节奏更快,先后撰写提报《关于加大民营医疗机构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村医培养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等人大代表建议69件,还参与主持多个乡村振兴项目,并尽其所能为人民谋福利,用实际行动架起与老百姓之间的连心桥,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榜样。

2019年夏,他发动周边村庄乡村医生20多人,以“医在乡间,让爱传递”为理念,成立了泗水县“医在乡间”协会,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为老年人常见病义诊、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千方百计引领乡村医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医在乡间”协会的带动下,全县500多个村庄的千名乡村医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成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和实践者。

2021年,刘庆民决定探索实施“医疗+养老”模式。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隈泉村北启动建设了总投资115万元的隈泉幸福院。幸福院规划面积600平方米,建设10个标间,并配套建设了医务室、餐厅、洗澡间、活动室等场所,可同时容纳20名孤寡老人居住。2022年10月建成,首批入住8位老人试运行,积累总结经验,为广大山区农村探索一条乡村振兴背景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养老新模式。目前,隈泉村“医疗+养老”模式,吸引了省内外民政、卫生等部门的关注和调研。

刘庆民以平常人,用平常心,做非常事;以仁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彰显了乡村医生的特色优势,以其高尚医德诠释了“通天理,尽人情,达国法”的大医精诚。

2023-04-27 ——2023年我市山东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风采展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4624.html 1 致敬劳动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