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5日
第01版:

汶上:共富联盟聚合力 共促发展添动力

■本报记者 杜安艺

本报通讯员 张明 殷壮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旺则乡村兴。汶上县聚焦聚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共富联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乡村发展的资金、人才、产业、信息等要素,形成了企业联手、企村联建、全民共富的发展格局,真正将联盟的“组织力”转化成了“生产力”。

企业有了“大商会”

位于汶上街道的华苑智慧农业示范园是汶上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占地1000亩,总投资3.5亿元,是以经营精品西瓜为主的现代化农业园区。虽然是项目落地运营的第一年,但是经过精心的照料园区却迎来了大丰收。“本身订单计划是120万斤左右,由于提前完成了十多个大棚的建设,产量达到了200万斤。”伴随丰收喜悦而来的是销路的问题,产量大大高于了订单量,多出来的西瓜该去哪成了摆在总经理张东平眼前的新的难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张东平找到了汶上街道的“共富联盟”。经过联系,远在青岛莱西的成员单位马恋庄农产品国际贸易公司率先响应,凭着多年的贸易经验,短短三天,盒马鲜生、京东生鲜、银座商城接踵而至,近80万斤的货源一扫而空。“联盟把我们聚在了一起,不仅让我们有了出路和依靠,更增添了携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走出困境的底气和勇气。”张东平说。

“现在的联盟就像一个红色的大型商会,而且服务要素更全,涉及行业、部门更广。”汶上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冲生动地形容到。据了解,目前汶上县成立“共富联盟”46个,共有成员单位651家,将产业园区、社区村庄、商超市场、物流运输、电商平台、主管部门等行业的党组织全员覆盖,实现了产业发展的一站式办理、全要素服务,形成了全县大联盟、镇街小联盟、行业全联盟的发展格局。

村子搭上了“顺风车”

“现在真的是端起碗就有人递筷子。”汶上县莲花湖生态园总经理顾爱军谈起现在的经营环境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原来,顾爱军在水坡涯村种植了1000余亩的黄桃,主要是发展种植加工产业,没成想水坡涯村委主动筹措资金,修建了园区急需的标准化存储冷库,而且还把园区到冷库的道路修缮一新。“距离近到三轮车运输都可以,真的没理由选择其他地方。”谈到这顾爱军笑得合不拢嘴。“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我们也得让大树怎么舒服怎么靠。”水坡涯村党支部书记陈克刚告诉记者,自从加入了联盟,就可以洞悉企业的发展计划,所以说村子就紧盯周边的企业,绞尽脑汁地为其提供方便,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除了水坡涯村的发展模式,汶上县其他村还想到了更“活”的招,那就是拿出村集体资金、资源直接投资产业项目,在大刘庄村、路桥村等村庄,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建设党建大棚、党建民宿的方式收取分红。“现在我们这样算是搭上了企业的顺风车,投资风险小,收益回报还稳定。”大刘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兰东告诉记者,随着联盟的搭建村子认识了以往接触不到的企业老总,了解了很多“内部消息”,发展变得越来越简单。

村民换了“新身份”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随着企业和村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资金、人才、思路纷纷涌进了乡村,从而催生出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在绿港现代农业园区和华苑智慧农业示范园,不仅招募当地村民进园务工,同时还提供一定的福利岗位和福利货源,让村民在学习到宝贵农业技术的同时当起了“小老板”。“休班的时候,在园区按批发价拿货出去卖,一次也能赚个300多。”在园区务工的村民李秀丽笑着说道。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汶上县为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民一起干、一起发展,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带来的增值收益。莲花湖村凭借“共富联盟”的“东风”,党组织合作社建立起了农村研学游基地,大力推广“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共富模式。每年开展研学活动50余次,吸引观光体验团队6000余人次,让老村庄焕发了新活力。“我算是发现大户小户都离不开党支部,把房屋收拾出来为研学游提供住宿,一次就能得500多,这钱赚得很划算。”村民马永兰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她的分红是最低比例35%,如果在出租房屋的同时配好相应的家具电器,那么分红比例就能达到70%。

通过“共富联盟”,现在汶上县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多了,村集体发展的道路变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变广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党的组织优势切切实实地转化成了发展劲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上了“红色引擎”,交出了“组织答案”。

2023-05-0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4937.html 1 汶上:共富联盟聚合力 共促发展添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