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6日
第04版:

三心融合 多元化解 数字赋能

傅村街道打造新时代 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

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赵卿)近年来,傅村街道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枫桥经验”,不断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创新形式,探索打造了“三心融合、多元化解、数字赋能”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

“三心融合”解民忧。投资11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为民服务中心、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文化中心,通过“首问负责制”,深化窗口服务改革,将“三个中心”各类职能相融合,把业务办理和诉求受理相衔接,集受理接待、分流转办、调处化解、跟踪督办、宣传引导为一体,延伸工作触角,扩大服务半径。各窗口除提供正常业务办理外,将收集的各类诉求按照“现场受理—指派分流—调查核实—实施调解—回访归档”等程序进行办理,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妥善解决,让群众反映诉求不再来回跑、多头跑,推动实现只跑一次、只进一门、事有人问、事能解决。

“多元化解”促和谐。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专班,完善分管负责人、职能站所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及网格员为骨干力量的一体联动工作队伍,积极参与本单位、本系统、本领域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多方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专职律师、离退休干部、乡贤等人才力量组建调解员队伍,定期选派值班律师、司法行政、信访、地方煤矿等专业力量常驻中心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日常调解,推动形成统筹协调、多方参与、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构建以司法行政主导、各部门协调联动的“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多元化解机制,综合运用调解、行政复议等方式,确保各方专业力量整合使用、多元化解方式衔接配合、各类矛盾纠纷一站解决。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100余人次,受理法律咨询20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

“数字赋能”提质效。强化“数字思维”,用好“微事快办”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积极上传诉求、提供需求,由工作人员及时办理,突出高效精准,回应群众关切。用好网格员管理平台,以群众需求为服务导向,以网格化作为切入点、以户况作为支撑点,通过向群众借智借力,实现为群众排忧解难,全面提升基层网格化管理成效。建实“数字”大脑,通过收集群众诉求、意见和建议,及时转到相关部门单位、调解组织、服务机构等责任单位办理,构建多级联动、集成融合的社会治理“最强大脑”,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对无法到现场的当事人,依托平台远程调解,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拓展“数字”应用,结合天网工程全面推进智慧技防社区、校园建设,完善重大风险预警、突发事件管理等功能,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便民服务“一网通办”。

2023-05-06 三心融合 多元化解 数字赋能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5051.html 1 傅村街道打造新时代 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