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季淑琦
近年来,越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美德为内核,以“信用+”志愿服务活动为牵引,着力推动美德信用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努力汇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磅礴力量。
街道积极落实任城区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设“1+10”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实施意见》,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养老、医疗、救助、治安和文体生活等领域,精准设计便民服务项目,创新推出“1+7+N”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以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依托,广泛开展培育社会组织、招募社会志愿者、组建专业团队和宣传公益理念等活动,实现与辖区居民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街道充分挖掘场所资源,将文明实践所(站)、文明实践基地、公园广场、红帆驿站、学校商铺等场所作为美德信用建设主阵地,常态化开展“信用+”志愿服务活动。以道德讲堂、理论宣讲、文化“两创”等为载体,开展美德诚信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引导广大群众践行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围绕持续深化“五为”志愿服务,聚焦“一老一小”需求,精准开发5大类15项便民服务项目,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百姓故事”宣讲汇活动,更好地引导群众、凝聚群众;围绕加强青少年教育引导,联合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全环境立德树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凝聚崇信向善正能量。
为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每年3月份,街道组织各社区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星志愿者”“信用之星”表彰活动,宣传美德诚信典型事迹,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让诚实守信蔚然成风。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选树宣传工作中,2022年以来,越河街道推荐中国好人1人,市年度四德之星1人,市(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5例,任城好人4人。街道还注重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结合辖区老年人多的特点,推出“幸福洗衣房”志愿服务,为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洗衣——消毒——烘干”一站式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街道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兴隆社区、竹竿巷社区为试点,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美德信用建设与文化“两创”示范点相结合,与文明城市创建相融合,实现美德健康方式融入居民文化生活,共建共享优秀传统文化。竹竿巷社区通过打造“孝老爱亲”楼栋、优秀传统文化一条街、“五清”廉洁文化长廊、红石榴民族文化广场等,将儒家文化、廉洁文化、民族文化融入居民现代生活,并通过开展“迎新春送祝福”“敬老爱老助老”“非遗小课堂”“年货大集”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2022年7月,竹竿巷文化“两创”示范点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市创建专班考核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