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张红艳 张杰)近年来,郭里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在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两门“主业主课”基础上,着力打造“案例课”“体验课”“口袋课”,构建“1+3+N”特色课程体系(“1”即大农业实践案例课,“3”即手造传承、小微产业管理、高李家风三大系列体验课,“N”即围绕乡村五大振兴开发的其他网络特色口袋课),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案例课”紧贴实际,提升专业技能。镇党校以广大党员干部需求为导向,立足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发展难题,结合郭里特色,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点打造案例课堂。做深做实农业技术专业教学,坚持“寓教于学、贴近农业、追求实效、讲究互动”的理念,把活动做深、做细、做实、做好。依托五康轩庄园、王屈核桃乐园等核桃产业种植和侍玉村西蓝花培育,现场教授学员农产品管理及产量提升技术,满足广大群众农业生产技术需求,为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做细做强农产品产业链管理教学,通过参观李老头花生米、独山寨核桃、冠球玉米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引导学员深刻思考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路径和策略,提升改革攻坚能力,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落实转化考察学习成果,在抢抓机遇中塑造发展新优势,在攻坚克难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体验课”互动教学,提升思想高度。手造传承、小微产业管理、高李家风三大特色课以“专题课+现场教学”为基本教学模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真学实学。“沉浸式”手造传承文化魅力。镇党校依托郭里八千年文化展馆,分六部分讲述郭里的历史文脉及经济社会发展,学员可在党校内或到现场体验拓片、柳编、土陶、酱菜等制作过程,在体验中走进历史,了解文化根脉。“情景式”培训打造管理课堂。该镇党校依托镇小微产业园,深入其办公区域及企业生产内部,学员可在星灿地毯、鹰博尔箱包、祥云包装等企业转化为职工,体验企业生产和郭里镇在小微产业园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体验式”培训走近优良家风。镇党校依托高李村清风苑及附近村庄50余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由当地村民分享在子女教育、家风传承等方面的理念,带领学员感悟“不比吃、不比穿、就比谁家学生学习好”的“状元村”家风。
“口袋课”开放共享,提升学习效率。镇党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面对面”向“屏对屏”转变。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开启随时随地可学的“口袋课”模式。量身定制党员微党课,根据不同学员需求定制“小精专”党员教育服务,实现党员教育的全覆盖。定期通过“聚焦郭里”公众号发布党务知识、党员管理教育等专题课程,不断探索党员教育新方式,做到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挖掘优秀师资录制专题党课,全方位多举措高质量抓实师资队伍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郭里资料库中选取示范课、精品课,通过视频录制课程上传网络,建立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料库、课程库。通过搭建宣讲平台,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基础保障水平,让党员干部不断“充电”,形成学习“磁力场”,提升学习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