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5月13日讯(记者 宋仪凯 通讯员 王关龙)今天上午,全市综合绩效考核总结表彰会议召开,总结2022年度省对我市综合绩效考核和全市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今年考核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胆识气魄,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红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永生主持,市委副书记、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成华出席。
会议通报了2022年度综合绩效考核情况,宣读了表彰决定和表扬通报,市领导为获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6个部门单位和3个县市区作了典型发言,8个单位作了书面发言。
林红玉在讲话中指出,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在攻坚克难中闯出了新路、开创了新局,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这一成绩,是市委、市政府高点定位发展目标,带领全市上下“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大抓发展、加压奋进干出来的;是各级各部门锚定“保五争三奔第一”,聚焦重点任务,主动担当作为抓出来的;是各县市区竞相发展、比学赶超,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全力以赴拼出来的;是各级各部门解放思想、迎难而上,敢于“变不可能为可能”,主动作为争出来的;是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拼搏奋斗闯出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胆略气魄,树牢“敢打必胜、干则必成”的信心决心,营造“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的浓厚氛围,就一定能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每一项工作,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勇毅前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林红玉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坚定“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信心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推动各项工作“保五争三奔第一”。必须点燃“聚力抓产业、全力抓创新”的活力激情,发挥“九大优势”、实施“九大战略”,强力突破“十项重点任务”,确保在绿色低碳、工业经济、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必须坚守“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为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底线意识,坚决破除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全面排查各自领域的风险隐患,坚决守牢“一排底线”,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林红玉强调,必须树牢“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发挥好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引导各级全力做好工业经济、助企攀登、扩内需促消费、企业上市、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各项重点任务,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关心关爱干部力度,政治上要大胆提拔,精神上要大力鼓舞,生活上要关心厚爱,切实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各级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作风,奋力“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开创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于永生在主持讲话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提振“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精气神,对照任务目标制定具体工作目标和方案,抓好任务落实。要进一步抓实重点工作,聚焦“九大战略”“十项重点任务”,全力抓好助企攀登、项目建设、现代港航物流、都市区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兜牢底线红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奋力谱写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会议采取视频形式召开,市里设主会场,各县市区、功能区设分会场。市级领导,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中央、省驻济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省属有关高校负责人,市属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