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5日
第04版:

泗水龙湾“秀”出乡村振兴“齐鲁样版”

东仲都村村民跳起欢快的广场舞

龙湾湖片区艺术粮仓春色

阅湖尚儒研学基地指示牌

东仲都文创一条街文艺演出

骑行爱好者前来仲都生态农业观光园参观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尼山鹿鸣”现代农业产业园

泗水微公益志愿服务团成员在教小朋友画画

良舍山居夜景

艺术粮仓音乐厅俯瞰

外国朋友在阅湖基地学习扎染

阅湖基地户外体验项目

青岛大学志愿者正在教孩子们手工扎染

东仲都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宝玉接受记者采访

龙湾湖

■本报记者 刘建新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司绪华 摄影报道

五年前,泗水龙湾湖畔,风景如画,鸟语花香,一个个静谧的乡村环湖坐落。

今天,泗水龙湾湖畔,名声鹊起,车水马龙,一个个特色乡村彰显出无穷活力。

五年间,泗水龙湾湖畔之变,得益于泗水县启动的“泗郞返乡”工程。他们引导返乡创业的创客群体,建立起“乡村合伙人”机制,吸引人才和项目落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村民致富和村容村貌的改变,实现了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华丽转型。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泗水县以“有解思维”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探索建立新型“乡村合伙人”模式,搭建乡村创业平台,引导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投入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破解乡村发展“人财物”难题,打造创客村落、文创小街、研学美食、露营民宿等文旅新业态,带动以夹山头村、东仲都村、南仲都村为核心的周围18个村庄致富,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形成绿水青山生态资源与文旅新业态相呼应、生态文明与文化艺术相连接的典型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沂蒙革命老区振兴乡村的特色道路。

核心项目支撑乡村发展。以田彬为首的原始合伙人成立了山东等闲谷艺术粮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技术、资金、产权入股等多种方式,先后投入资金1.2亿元,改造了夹山头村上世纪60年代的战备老粮库,建设了创客中心、等闲书房、油画展厅、国画展厅、夹山音乐厅、良舍山居民宿、砭石博物馆等项目,等闲谷艺术粮仓成为一处综合性乡村合伙人项目孵化、文创研发、文化艺术体验中心,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借助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投入资金1.6亿元,建设了以南仲都和东仲都两个村庄为主的仲都景区,主要包含阅湖尚儒研学基地、文创商业街、龙湾书院培训中心、仲都农业观光园四大板块,将等闲谷艺术粮仓孵化的项目、研发的文创植入到景区,并由30多名合伙人运营各业态项目,仲都景区成为“乡村合伙人”模式的场景化应用“试验田”,实现了合伙人项目由孵化到落地的高效切换和由创意到效益的华丽转身。东仲都村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文旅融合打造吸引物。大力发展非遗研学,通过改造原有民居,建设创客研学基地,打造了龙湾书房、鲁班记忆木工房、陶艺工坊、云贵扎染等研学空间,将非遗项目与研学课程深度融合,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累计接待境外游客0.5万人次,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外国嘉宾的观摩点,接待了“世界青年设计师论坛”“汉学家研学营”“外国驻华使节齐鲁文化行”等重大外事活动20余场次。聚焦文化创意产品,以等闲谷文创研发为主,在仲都景区建设了山东手造展示展销中心、文房阁、编天下、陶立方、虎咬瓜等功能区域,展示和销售泗水陶制品、砭石、甘薯、柳编等地方文创产品,发挥非遗传承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集文化、制作、体验为一体的文创中心。打造旅游民宿集聚区,将民宿作为吸引物和接待设施,孔子文旅集团、泗兴集团、圣源酒店集团等国企以及其他合伙人投资建设或运营,等闲谷、仲都两个景区共有良舍山居、圣源书院、姥姥家、七间民宿等,共有客房200余间、450张床位、400余人的会议室和餐厅,成为休闲度假、会议培训、研学接待等重要场所,2022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旅游民宿集聚区。

农业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在文旅产业的带动下,传统农业提质升级。文创助力农业转型,清华大学实践工作站作为高校合伙人,为村民设计“艾草膏”“虎咬瓜”等品牌,将艾草、地瓜由土特产升级为文创产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先后建设了尼山鹿鸣现代农业(甘薯)研发中心1处、推广甘薯种植面积2.2万亩,带动甘薯总产值突破7亿元;规模化发展油杏1500亩、核桃3000亩、葡萄4000亩等绿色林果,实现产值3.5亿元。依托东仲都村百香果采摘、观光果园和南仲都村草莓、圣女果采摘园,打造休闲采摘游乐区,农业与旅游业持续融合发展。

泗水龙湾乡村振兴示范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孔孟之乡,照亮圣源泗水。

2023-05-1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5664.html 1 泗水龙湾“秀”出乡村振兴“齐鲁样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