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1日
第03版:

邹城市看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

“三抓三强三提升”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孙凯 王彬)新一轮派驻工作启动以来,邹城市看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以“全面融入助推全面振兴”为主线,以“三抓三强三提升”为目标,聚力打造第一书记全域提升示范区,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抓机制、强保障,持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向心力。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为目标,依托第一书记联盟,持续完善“整乡覆盖”第一书记服务队管理机制,确保驻村帮扶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建强机制强基。每周召开工作例会,调度工作开展情况,集中解决工作难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结合科普惠农活动举办“村务大课堂”,讲解农业生产知识,充实农业农村工作“弹药库”。实行部门和包驻村双向联动机制,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到派出单位开展专题汇报,争取派出单位支持,17个部门到村开展联建活动,形成了部门和包驻村的良性互动。依托联盟拓面。与峄山镇第一书记服务队组建邹城市第一书记联盟第四分盟,先后开展交流活动4次、现场观摩活动3次,第一书记逐个汇报工作情况,交流项目建设经验,分盟负责梳理困难、研究解决措施,在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富”。网格小组托底。创新实施“1+4+22”工作体系,即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统筹工作、4个第一书记网格党小组齐头并进、22名第一书记配合落实的工作格局,以工作力量“整乡覆盖”推动实现帮扶乡镇“全域提升”。网格党小组与镇综治网格实现“双网交织”,“双网”常态化开展问题排查工作,建立应急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和信访风险处置机制,尽可能在网格内化解矛盾纠纷。

抓融入、强示范,持续提升和美乡村建设凝聚力。聚力推进第一书记全域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推动第一书记全面融入村级工作。融入村级党建。开展宣讲活动110余次,组织开展理论学习120余次,全过程参与党员发展对象“双推”会议,发展党员2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8人,后备人才70人,指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0余次。深入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认真开展“五必访五必问”,实现入户走访全覆盖。持续抓好党建带团建“六个一”活动,第一书记担任团建指导员,组织开展系列团建活动,推动形成“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融入乡村发展。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求,第一书记村按照“一个统筹、三个结合”的思路抓产业,“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抓基础设施提升。截至目前,全镇完成第一书记项目1个,计划实施产业项目2个,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镇硬化道路1.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00余盏,累计投入资金110余万元。同时,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个,帮助解决水浇地问题460余亩,新建改建文体设施7处。融入村级服务。聚力当好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员”。结合入户走访,深入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协助办理低保、五保、困境儿童、残疾证等政策6人,新纳入防返贫监测户4户11人,帮助特殊群体解决难题227件,开展惠民义诊20余场,助推脱贫成果巩固提升。

抓提升、强特色,持续提升精品驻村工程推动力。第一书记村积极争取派出部门支持,聚力打造“一村一主题”精品驻村工程,持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水平。推动资金向村级倾斜。邹城市财政局驻七贤庄村第一书记申请“一事一议制度”资金40余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提升,为建设省级美丽乡村添砖加瓦;邹城市供销联社驻孙看庄村第一书记争取派出单位资金近10万元,有效改善提升了党组织活动场所。推动资源向村级倾斜。邹城市应急管理局驻村第一书记利用自身社会资源,联合企业到东白山村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学生送去书包,为村内老年人理发、包饺子、送温暖,协调村内在外能人捐赠迎门石1座,电动推拉门1个。推动政策向村级倾斜。山东邹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派驻村后圪村、林前村设立金融村长服务站,为两个村所有农户进行授信,解决农户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后顾之忧;邹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积极帮助土山洼村申请省级“扫黄打非”示范村,持续提升村乡风文明。推动项目向村级倾斜。邹城市乡村振兴局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向单位申请,推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向看庄镇倾斜,先后为看庄村、黄湾村等6个村实施道路硬化、铺油以及监控、路灯安装项目,计划实施整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服务向村级倾斜。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多次到金山庄村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为村民写春联、送文化,丰富村级文体生活。邹城市检察院将法治建设与东柳下邑村“和”文化相结合,开展普法和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进校园等活动,提升村庄法治建设水平。

2023-05-21 邹城市看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6164.html 1 “三抓三强三提升”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