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硕 本报通讯员 袁进 史祚仪 摄影报道
青年兴则城市兴,在2022年11月份,任城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省级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试点。试点建设以来,任城区创新形成了“1+3+4”青年联席会议常态化运行机制,精心设计出台了一系列品牌工作和重要举措,倡导“奋斗何必去远方 济宁就是好地方”理念,构建了“城市+青年”共同发展生态,吸引更多青年在双向奔赴的“运河之都”用青春创未来,推动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促共赢,在建设富强美丽文明幸福新任城中书写青春华章。
青年发展型城市怎么建?青年最具发言权。任城区聚焦全区24万18-35岁的各类青年,逐步优化青年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机制,开展“我眼中的任城”“我为青年发展型城市”献一计等活动,组织开展好聚光行动等青年系列座谈会,广泛听取青年建议,更好汇聚青年智慧。创新青年群体紧密联系机制,构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云”上组织覆盖网,打通了联系服务青年团员“最后一米”。另外,在社区层面,推出了“微星聚汇”青年融入活动品牌,选拔社区工作者、青年党员、物业公司等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青年,形成“社区好青年”队伍,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助力社区治理。深化青年加入志愿服务机制,打造区——镇街——社区——小区——网格五级志愿服务体系,组建“家门口志愿服务队”,探索“青年志愿者礼遇计划”,将志愿服务+个人信用打通,围绕二十大精神宣讲、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儿童看护、敬老爱老、社会实践等重点内容,尤其开发一批适合青年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链接社会资源为志愿者提供必要保障和奖励,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工作品牌,增强青年社会责任感。
青年发展型城市为谁建?青年是关键。聚焦青年就业,出台人才新政“双10条”,实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精心打造“运河学子·归巢筑梦”项目品牌,组织一批大学生“返家乡看变化”,建立“学校+家乡”双阵地工作模式,开展“任创汇”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创业青年团队的热情、优化青年创业环境,用实力为创业青年们打造出青春的“双创跑道”。聚焦子女教育,以青年人才子女教育为重点,建设 58所普惠性托育机构,加强对0至3周岁的幼儿普惠托育服务,为青年人才减轻幼儿看护和教育负担。开展“七彩暑托班”暑期看护项目,累计开办大小班次60余个,服务青少年2600余人次,解决青年子女暑期无人看管问题。聚焦青年生活,开展“多彩青春”系列活动,推出系列短视频、城市宣传片、专题电台节目等青年喜爱的文化产品。利用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加强宣传,策划推出“网红经典”“网红美食”“网红打卡快闪”等系列活动,组织青年音乐节、快闪活动、青年微电影节、“读书会”等,掀起“线上+线下”青年城市宣传热潮。培育夜间经济文化品牌,推出城市夜间“网红”打卡地,布局青年特色休闲场所、商业街区、运动场所、主题活动,打造青年文娱活动之城。
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试点,不是一项荣誉,也不是一项建设工作,而是青春任城的重要发展任务。下一步,任城区将紧紧围绕青年发展重点任务,积极建成以“运河之都 仁义任城”为特色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打造鲁西南地区现代化宜居宜业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示范样板。
汇青春服务驿站
青年之家
青年学习角
青年驿站
青年融入社区治理
青年创业基地
舞动青春
青年音乐节
“青鸟计划”青年专场招聘会
青年创业大赛
青年联谊交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