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4日
第08版:

新格局 新服务 新面貌 新作风

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勇当优化营商环境排头兵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马玉珠)“前些日子,我想办理一个公共卫生许可证,来到济宁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看看要哪些材料。让我没想到的是,工作人员说明了需要准备的准入材料后,又告知我,回去通过山东省政务服务网上传申请材料即可,不用再次来大厅办理取证了。”李女士说道,“网上办理为咱节省很多成本和时间,特别是送证上门,让咱心里暖暖的。为这样的效率和服务点赞。”

济宁经开区聚焦打造“经诚办”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品牌,突出机制最活、审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不断加速升级政务服务新格局、新服务、新面貌、新作风,勇当优化营商环境排头兵。

以利企便民为标准,打造“经常宜企”新格局。每月定时组织开展全区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审批业务“主动服务月”活动,对全区62个重点项目相关负责同志进行针对性授课和业务指导,率先开发“惠企政策大数据服务平台”“AI智能审批系统”,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见效,累计落实惠企政策资金近10亿元。打造“经常宜企”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和24小时政务大厅,实现全天候就近办。通过提前一步、超前服务、主动上门,了解企业项目情况,帮助企业理清思路,打通上上下下审批环节,一次性通过率达98%以上。全程主动服务重点项目80多个,解答群众咨询10235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9800多项。

贴心暖心,打造“宜企帮”新服务。正向推行“站相迎、笑相问、礼貌接、及时办、老优先、走提醒、目相送”的“三字诀”办事全流程闭环服务模式,反向实施窗口服务用语及服务行为负面清单制度。打造“宜企帮”品牌,在服务模式上,推行“肩并肩”贴心服务,以审批质量好、服务态度好、大厅环境好为标准,以“经心服务”红马甲的标识,工作在政务服务一线,牢固树立不讲不可能、不讲不能办、不讲与我无关的工作理念,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主题集成服务。

党建引领,打造“融合发展”新面貌。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促使党员干部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党性得到进一步锤炼,切实凝聚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共识。创建党员先锋岗,设置“党员服务区”“志愿服务站”“文明实践”等窗口,开展“亮身份、践承诺、展形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窗口服务崭新面貌。

制度建设,打造“经心服务+”新作风。始终将能力作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牢固树立重商亲商意识,牵头组织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全区31个部门围绕50余项高频民生事项,在30多个窗口开展“走流程”活动6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19条,整改率100%。分条线、分科室,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共同提升业务水平;组织开展异地集中培训,多渠道学习全国先进经验和工作理念;选派业务骨干,赴其他县市区学习培训,选派审批人员,到市局学习业务知识,同步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质效。深入推进精确服务、精细服务、精准服务、精诚服务,发挥好“政务服务员”作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政务服务网服务质量满意度保持100%。

2023-05-24 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勇当优化营商环境排头兵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6356.html 1 新格局 新服务 新面貌 新作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