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5日
第07版:

唐口街道

科技催开幸福花

■本报通讯员 周广慧

任城区唐口街道后王村农民王振民在街道的科技大集上,用讨来的“处方”,很快控制了荷叶片上的灰斑病虫害。他高兴地说:“赶科技大集就是实惠,每次都能学到一门实用技术。”科技大集是唐口街道创新科技推广模式,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的一个实例。

近年来,唐口街道通过举办科技大集、科技员地头传技、科协推动等形式,使科技入户工程异彩纷呈、有声有色,催开了农民科技致富的幸福花。

群众热赶科技集

唐口街道是全市农业大镇,农民科技种田意识浓厚。为确保农民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该街道组织农业、科技、文化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10个科技文艺宣传队,逐村开展演出活动。

科技大集上,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吸引了农民的眼球,科技人员抓住时机传授推广各类农业技术知识。小流店村种粮大户李常勇兴奋地说:“科技大集这种形式就是好,我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娱乐。”前不久,他种植的30多亩小麦按照集镇上发放的科技知识小册子进行管护,亩产达到了458.5公斤。

科技员地头授技忙

6月25日晚饭后,崔堂村的农民不是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里看电视,而是早早地拿着笔记本,赶往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去听农技课。

这次,街道的农技员魏凯为农民讲的是水稻苗期施肥技术,为了让抽象的技术直观易懂,他首先给大家播放了一个水稻初期成长过程的技术录像。对大家的提问,他耐心地一一解答,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堂面对农民朋友的农业技术课。

唐口街道始终坚持把科技作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关键,重点实施了科技人员多点入户、助农增收行动,从市区部门邀请和街道农技部门选出15名科技人员,由组织、科技部门下发科技员聘书,分包78个村(社区)。科技员蹲点实行技术指导,帮助村里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积极帮助农民致富增收。目前全街道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基地示范等形式,带出科技示范户1100余户,辐射带动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的农民达8000多户。

科技协会春意浓

“王会长,俺家的秧苗刚插上,怎么就有了灰飞虱?”“俺想问问,水稻生长初期咋管理算科学?”

“水稻秧苗插上后,地块里要保持一定水位,没有上底肥的最好先撒些尿素,每亩均匀喷洒8公斤左右,10天后放干水,晾晾地块,出现病虫害的要及时按配方喷药,等秧苗扎根返青后,地块里不能缺水,注意要保持浅水,使秧苗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份……”6月27日上午,街道科技协会里人头攒动,十几个种植大户聚拢在王元瑞的身旁问个不停。他一面应答,一面忙着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要知道这些种植户可不是好‘糊弄’的!”

夏收一结束,街道的20多家乡村级种养协会、科技大院里便热闹起来,农民纷纷忙着到协会里为夏种作物问诊,并根据技术专家开的“处方”,加强田间管护,确保夏种秋收。

2023-07-05 唐口街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8099.html 1 科技催开幸福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