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王飞 孙茂伦)近年来,邹城市积极探索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通过科学设置指标、严格规范程序、强化结果运用,做实做细学员量化考核,着力解决培训效果难以体现、测评不成体系、学用转化监管难等老大难问题,努力营造广大干部“必学、愿学、乐学”的新常态,助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优化“考题”,精准设置指标。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学员量化考核办法》,强化考核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行“模块评价法”,由理论学习、遵规守纪、党性修养3大模块构成。其中,理论学习具体评估学习态度、研讨交流、入学和结业考试、毕业论文和调研报告四个部分;遵规守纪重点对课堂纪律、生活纪律、出勤情况进行考核赋分;党性锻炼侧重党性分析、廉洁自律、综合素质三个维度。将考核探针深入干部培训全过程,将“软任务”细化成具体可行的“硬指标”,全方位检验干部学习成果。同时,设定正向激励加分制度,激励学员参加学校班级活动,充分调动学员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性。
严格“考风”,规范评估流程。建立考试考核制度机制,组织开展入学考试和结业考试,摸底学员水平,合理设置课程,检验学习效果,提高培训效能。结合课程学习,组织学员到镇街部门、工业企业、田间地头开展主题调研,撰写提交调研报告,综合考虑文章选题、工作实际、论文针对性、撰写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排名。建立小组成员民主互评、班委会总结考评、班主任复评、组织部跟班人员审评“四级联评”制度,通过多维评价、层层把关,推动评估更加科学化、更有说服力。同时,通过述、看、访、评等方式,持续跟踪干部学习培训后,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急难险重一线工作转化运用情况,全面掌握思想作风、工作质量的变化,促进干部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用好“考分”,加强结果运用。坚持训用结合,开班之初公布考核标准,通过无形的“指挥棒”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激发他们“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积极性。按照20%的比例评选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对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学员,不颁发结业证书,并进行通报。将学员量化考核结果记入《市委党校学员考核登记表》,存入个人档案。对于量化考核结果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新提拔领导干部,将考核结果反馈市委组织部和学员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考察了解学习情况、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促进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以鲜明考核导向激发学员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