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雁南 梁琨 摄影报道
7月2日7时26分,由济宁北站首发至北京南站被冠名“文化济宁”的G386次高铁列车出发了,这也标志着我市增开的济宁、北京间的高铁列车正式运行。随着“文化济宁”G386次高铁列车的缓缓驶出,这列载满了济宁元素、承载着儒家文化的高铁,将会把济宁人民与首都北京拉得更近。
“文化济宁”G386次高铁列车每天早晨7:26从济宁北站出发,途经曲阜、济南、沧州、天津等地,于上午10:22分抵达北京南站,全程仅需不到3个小时;返程G385次高铁列车于下午18:27从北京南站出发返程,途径廊坊、天津、济南、泰安等地,22时前即可到达济宁市区。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又获得了不错成绩的小张兴奋地表示:“填报志愿就报北京的大学!咱济宁离北京越来越近了,以后周末还要回家吃妈妈烧的菜。”
自高铁济宁北站开站以来,北京方向一直是最为热门的线路之一,每逢节假日和寒暑假,该方向客流都会激增,导致购票难的情况。随着中考、高考的结束以及暑假的到来,去往北京的客流会明显增多。“文化济宁”高铁列车增开后,济宁不仅有了高铁列车始发站,还填补了17时至20时这个时间段从北京返济宁的列车空缺,进一步优化了济宁北站至北京南站的列车时刻,从而增加了从济宁北站前往北京高铁车次的选择,更好地满足了济宁市民的出行需要。
“G386次列车早上发车时间很适宜,中午之前抵达北京,安置好后正好午饭时间就去吃烤鸭。”城区的吴先生对“文化济宁”高铁列车的增开非常兴奋,他还特意购买了济宁北站首发列车去北京的车票,他说:“就想带着家人去北京旅游,也体验一下新车第一天运行的新鲜感。”旅客黄女士说,新增开的这组列车,足以满足当天来回北京,去北京游玩非常方便。
作为文物考古副研究员的李德渠先生对冠名“文化济宁”高铁列车的增开,则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文化济宁”高铁列车冠名首发是我们济宁的一件大事喜事,它不仅能将“文化济宁”这张城市名片载到首都北京,还能更好地宣传济宁提升济宁城市形象。济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济宁”名副其实。济宁不仅有距今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还发现全国少见的水井,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定居生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存更是丰富,并发现有除安阳殷虚以外极为少见的甲骨文,西周鲁国都城曲阜又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嘉祥又有闻名世界的武氏祠、汉画像石;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著称,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资源富集,拥有曲阜三孔、京杭大运河世界级文化遗产,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诞生于此,儒家文化发源于此,还有始祖文化、水浒文化等,又有江北水城、小江南之美誉,可以说,“文化济宁”是济宁最厚重的底色和最靓丽的名片。作为全国卫生城、文明城,拥有机场、公路、铁路,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文化济宁”高铁列车的增开,更是给济宁人民带来了福音。“我是一位考古工作者,对底蕴深厚的济宁文化有着极深的感情。儿子儿媳在北京工作定居,‘文化济宁’高铁的贯通,使我非常高兴,切身感受到以后去北京真是太方便了,什么时候想儿孙了,随时拎包就走,一天就能打个来回;儿子来老家济宁也可当日往返,感觉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儿子的居住距离,增加了亲情感,又节省了时间,也为我们济宁人民去祖国首都参观学习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李先生高兴地说。
经营科技自动化生意的市民李先生,每月都要去北京处理公司事务。对于“文化济宁”高铁列车的增开,他也是赞不绝口。“之前每次处理完事务,返程发车时间要不就是下午三四点,要不就需要中转其他站点,时间点很不凑巧。“文化济宁”高铁列车增开后,18时27分从北京南站出发返程,不到晚上十点就到达济宁北站了。既不耽误白天处理工作,也不影响晚上休息。而且路途也缩短了,时间点非常好!”李先生感慨道,此次列车仿佛把济宁拉“进”了北京。
“由孔孟之乡发出的‘文化济宁’的高铁列车,满满的济宁元素,就像是一张移动名片,让我们外地人更加了解济宁。”西安游客耿女士,在济宁朋友邀请下游玩济宁后,深感济宁文化底蕴深厚,乘坐G386次列车再去北京,得知此班列车为始发首班,表示“很幸运,更是荣幸,与文化文明的济宁很有缘分啊!”
“高铁列车的增开,感觉济宁向高铁时代行进得更加深入。”市民黄先生说,前不久,共青团路北延建好通车,去济宁北站的交通更便利,从主城区到济宁北站,驾车20多分钟就到了。市民陈先生感慨,对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播,济宁敞开怀抱更竭尽全力。“文化济宁”高铁不仅让济宁与京津冀地区的时空距离缩短了,与沿线城市的互联互通更加紧密,还将济宁以高铁速度融入首都经济圈,把优质的旅游和文化资源推出去,把外地游客、人才“拉”进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添油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