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共享电单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市民出行选择使用这类车辆。共享电单车用着确实是方便,但是这边停几辆,那边停几辆,摆放得横七竖八,有的还占用盲道,十分影响道路秩序。有的还找不到停车区……随着共享电单车数量的增多,停放却很混乱,是否需要相关单位加强科学管理?”近日,市民刘女士拨打本报党报热线2349995反映。针对刘女士反映的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天气热了用车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高考完之后,凡是能逛街的地方用车量都很大。”在城区秀水街附近,哈啰运维人员王师傅正在整理摆放车辆。王师傅介绍,随着暑期来临,济宁共享单车出行使用量迎来激增,也给运营企业带来不小的运营压力。
据市城市管理部门动态统计,目前主城区共享单车的总量有13000辆。如今,已进入用车高峰的夏季,保障车辆秩序停放,不仅关乎市民们的用车体验,也影响着文明城市的市容市貌。可万千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使用频次数不胜数,如何在高频次的使用之下,保障车辆停放秩序呢?
为规范共享电单车停放秩序,济宁市城市管理部门依据城管平台数据,调整优化共享单车停放点位,拓展共享单车“绿T”公共泊位,在主城区施划“绿T”停放标识14.1万米。同时,联合共享出行企业针对重点点位,加强巡查和监管,要求企业做好精细化运维的同时,呼吁济宁市民规范用车。
在火炬路路东、新闻大厦南,蓝色、黄色、绿色等各品牌共享电单车有序停放在车区里。前来停车的市民,在停车支付费用时,车辆发出“请您按照地面绿‘T’标识摆放车辆,文明停车”“请调整车身,准确停放”等语音提醒,使用者则根据语音进行细致调整。调整后,车辆垂直路牙石,依次秩序排放。
“城区共享电单车配装了智能摄像头,市民还车时,需在‘绿T’停放点位,按照提示正确停放,才能完成锁车操作。”哈啰济宁城市经理陈绪表示,哈啰不断优化还车技术,6月份核查了600处停车点位,配置优化绿“T”还车技术,集中解决点位融合问题,方便济宁市民更好地使用哈啰助力车。同时,公司对线下每一条道路都进行逐一排查,保障日常运营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停车技术,引导市民更好地用车、还车。
“我有时候就是停车总是失败,上次还被扣了骑行分,这次现场学了之后就会了,很简单,只要注意咱人人都能停好放好。”市民赵先生表示。“每次用车、还车时,车辆都会提醒市民按照规定停放车辆。有时,可能需要我们频繁调整,但是每个人都做出一点努力,能换来共享电单车井然停放秩序,我觉得这很值得。”张先生感慨。
当下,济宁市正以全市之力,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而文明的守护,也应从方方面面做起。记者了解到,在做好停车区施画、技术支撑的前提下,政企志愿者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骑行、规范停车的理念。在市区核心区域,包括主要街道、商圈、车站以及居民区周围,安排人员定点巡查,提供现场还车指导,引导市民规范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