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日前召开的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聚焦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检验工作成效,总结经验做法,查摆解决问题,激发全省上下抓项目扩投资强招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就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作出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始终树牢“项目为王”的理念,强化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压力感紧迫感,对标先进、加压奋进,力争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亮丽底色,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光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大势、时代命题,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增长,不仅是治疗结构失衡的良方,更是拓展经济增长的空间,是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使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重大工作牵引,也给我市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开新局”提供了重要遵循、带来了重大机遇。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抓牢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以有效投资夯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础。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以有效投资夯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坚持“包保+服务”,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全力推动项目加速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早落地、快建设、快投产,确保大项目“招得来、落得下、建得快”,以工程化、项目化的方式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落实落地。要强化“督导+考核”,定期通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按时推进、加快完成,抓紧抓实项目纳统入库。要优化“要素+政策”,深化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抓好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持保障。要做实“谋划+争取”,抢抓政策机遇,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和对上争取,及早谋划项目储备落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全市“一盘棋”,强化统筹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也要密切配合、统筹推进,进一步凝聚起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谋未来。全市各级要充分认识扩大有效投资是实现稳定增长的“牛鼻子”、增强发展后劲的“蓄水池”、促进社会就业的“增容器”,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投资扩量增效,激发抓项目扩投资强招商的浓厚氛围,以有效投资不断夯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础,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开创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积聚强大能量、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