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的生活
森林防火卡点
林区监控装置
巡山
防虫治虫
全县森林防火网格化
晨会
随时备战
以苦为乐唱山歌
巡山小憩
瞭望
清洗防火设备
应急演练
林海听涛
■本报记者 刘项清 本报通讯员 刘鲁飞 包庆淼 摄影报道
从空中俯瞰,泗水县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济宁东方。
泗水县生态良好,景色秀美。境内天蓝山绿、山清水秀,被誉为“海岱名川”。泗水的“绿”和“秀”,来自泗水数十年持续的“造林”和“护林”。
“守住这片绿,我们义不容辞。”泗水县林业战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新时代的岗位之问。
泗水县有大小山头561座,有林地45万亩,森林防火任务镇街11个、2处国有林场、1处集体林场,共设立森林防火值班卡点231处,是济宁市首个全国绿化模范县。
近年来,泗水县坚决扛牢森林防火重大政治责任,始终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做好宣传引导、值班备勤、火源管控、隐患排查等重点工作。近5年森林防火期实现“零火灾”,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林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每年进入防火期前,泗水县总林长及时签发林长令安排森林防火工作,组织召开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印发年度森林防灭火工作实施方案,号召各级各部门以应战的状态,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建立以“林长制”为统领的“县级林长包镇、镇级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山头、护林员包林区”的四级网格化责任体系,明确13名县级林长、143名镇级林长、484名村级林长,重点时段各级林长在辖区内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森林防火巡查。绘制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一张图”,明确标记全县重点林区、山头、卡点、各级责任人员管护区域等信息,突出高火险等级区域,便于总体把控森林防火形势,实现防火责任无缝链接。在全县主要进山路口设置231个防火卡点(检查站),形成了点(防火卡点)、线(护林员巡逻)、面(各级林长包保)相呼应的森林防火全覆盖网格化体系。
打造标准化防火卡点。定防火值班卡点建设标准,在全县重点村庄进山路口打造231处标准化防火值班卡点。卡点设置永久性防火宣传牌、值班点标识牌,配备一整套防火设备,放置宣传喇叭,循环播放防火宣传内容。值守人员身穿防火马甲,佩戴防火明白卡,熟悉防灭火知识,做到逢人必问、逢人必查。
近年来,泗水县委、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200余万元,建设重点路口智能语音卡口报警系统90个、购置摩托车128辆、巡逻皮卡车12辆、风力灭火机128台、森林防火服365套、对讲机280部,以及串联式水泵、油锯、水带等防火物资。建设全天候360度实时监控预警系统,设置视频监控点35处,利用无人机对重点林区、重点时段加强空中巡逻,实现了全县重点林区监控全覆盖。同时,建设防火墙40余公里,硬质隔离(铁丝网)32.8公里,修建防火通道110余公里,蓄水池71座,配备引水管网197.7公里,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提升了森林防火能力。
为凝聚社会力量,泗水县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全县共安装固定宣传牌1000余块,张贴树体标语、喷刷标语32000余条,悬挂彩旗、横幅等7000余幅,制作“森林防火警示宣传片”、利用出租车顶灯、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开展防火宣传。开展防火演练和培训。重点镇街和国有林场组建20至25人的森林防火队伍,按要求及时开展值班执勤、防火巡查等工作。县自然资源局定期会同镇街开展常态化森林防火业务技能培训和防火演练,不断提升森林防火队员、值班巡逻人员、护林员扑救森林火灾的实战能力。
盛夏时节,走进泗水林业场站,处处皆能见到防火标识,时时感受到他们的防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