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翠萍 张长爽
为加快推进我市托育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济宁市计划生育协会主动融入托育服务工作“大盘子”,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做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探索实践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积极助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托育机构达到787家,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3个,成功创建全国第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强力引领,确立组织保障。市政府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济宁市计生协作为18个成员单位之一,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根据工作需要,济宁市计生协增设了托育服务部,明确了职能任务,配合承担托育管理服务事务性工作。
深度融入,健全组织体系。济宁市计生协承接中国计生协新时代婚育文化试点项目,为促进工作融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提升托育服务工作水平,大力弘扬新时代婚育文化,助力三孩生育政策,济宁市计生协成立托育服务专项工作组,内设三个办公室,明确各办公室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全员参与,上下齐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对标先进,开展考察学习。济宁市计生协组成考察组,先后到四川省成都市、眉山市和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考察,实地参观托育服务机构12处,涵盖社区办托、企业办托和医育结合等多种模式,包括公建公营、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并与当地的卫生健康委、妇幼保健院和托育机构等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托育工作开展情况、好的经验做法以及遇到的矛盾困难,对下一步托育工作的开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推进措施等进行了交流探索。
发挥优势,承接事务工作。充分发挥计生协组织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直面群众”的优势,依托计生协“5·29宣传服务品牌”,利用“5·15国际家庭日”“7·11世界人口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全方位、面对面宣讲托育政策,提升群众知晓率,积极营造支持政策落实的良好氛围。着力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参与济宁市托育机构发展政策和标准体系的制定,推动建立托育机构信息公示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助力织牢婴幼儿照护服务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