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0日
第08版: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汶上县康驿镇石塘小学 李继革

当今社会,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多样化,不少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困扰和障碍,健康也受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是迫在眉睫。希望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起来,共同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通过不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听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辅导。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除了利用课堂,更重要的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要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心理教育的沟通渠道,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

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更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呵护。在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学生的专职辅导教师,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呢?

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善于挖掘其内在的宝藏。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看我们是否能当好伯乐。一个人在不被重视甚至充满否定的环境中,会对自己做出比较低的评价,从而消极沉沦。而在充满信任和肯定的环境中,一个人就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便会往更好的方向努力,他的行动也就更积极,成绩也会越来越好。其次,要尊重自己的学生。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理解和期待,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创造温暖的教室气氛,给予学生应有的自由和民主,给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教师应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尽量尊重学生的意愿,给学生自行设计活动的机会,多采用“雪中送炭式”的激励话语。最后,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片面看待孩子的分数。只抓分数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心理问题,譬如:敌对情绪、心理负担重、脾气古怪、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等。因此,家长必须转变观念,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置目标,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生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倾听他们的内心,用真诚的心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从而相信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023-07-2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1081.html 1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