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3日
第01版:

强力推动我市社会救助工作 提质增效

本报济宁讯(记者 王粲)7月19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社会救助提质增效”工作情况。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我市作为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单位,进一步改革创新动态提标、精准识困、综合施救、诚信救助“四项机制”,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济时救”和曲阜“诚信救助”、邹城“邹全助”、金乡“金心救”获评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3个县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数量位居第1、全省28个)。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等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整体提标幅度在5%以上,共惠及33万余人,其中保障人数最多的农村低保标准提高了6.4%,达到每人每月745元,实现“十九连增”;依托大数据平台对8.8万名残疾对象等人员进行筛查比对,确定重点摸排对象,线下入户走访、主动救助,今年以来新纳入低保和特困人员6765人;推动救助主体向“政府+社会力量”转变,在353个村(社区)设立“济时救”慈善救助基金,全市慈善总会系统发放救助善款410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5万户。不仅如此,目前我市已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及特困人员近19万人。

同时,我市在推动服务类救助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持续开展“济时救——幸福来敲门”活动,为全市3.2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第三方专业照护服务;开展“济时救”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指导县(市、区)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分别打造示范性的救助服务窗口;开展问卷调查、宣传月、学习培训三项重点活动,今年以来开展社会救助宣讲培训372次,培训人次达1.9万;全市15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村(居)设立社会工作站4546个,配备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6277人、村级社会救助志愿服务队人员1.47万人。

2023-07-2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1197.html 1 强力推动我市社会救助工作 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