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9日
第03版:

课间十分钟的花样毽子

图文 刘帝恩

①“内针”技法

②鸡毛毽子

踢毽子,是中国的传统民间体育运动,也是流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济宁,踢毽子尤其受到中学生的喜爱。

中学男生踢毽子,单从技术上来讲,远比中学女生和公园里的中老年厉害,可以说是踢毽子水平的“天花板”。在课间,男生总会拿着毽子比赛,无论是操场还是教学楼内的走廊,只要有方寸大的地盘,就可以作为竞技的场所。

毽子的材料很讲究。中学生最爱的,是软毛的鸡毛毽子,和公园里中年人踢的长毛、硬毛大白毽子完全不同。毛越多越好,经过人工染色,羽毛有绿色、黄色、红色、紫色。

毽子的底部是橡胶垫,里面一般有两个毽钱儿,类似于古代的铜钱,四周圆形,中间有孔,卡在橡胶垫上,让毽子被踢起来时快速下坠。鸡毛的重量和毽钱儿的数量完美契合,才是最好的毽子。

毛太多,毽子就轻,踢得高了腿就不好绕,就需要增加一到两个毽钱儿;毛少了,毽子自然就重了,下坠得快,也不利于做动作。踢毽子对毛有损耗,有时踢着踢着毛掉了两根,就要减少毽钱儿,让毽子在空中保持动态平衡。

女生踢毽子,最多的往往是常规踢法:抬腿用脚弓把毽子高高踢起。这种踢法被男生叫做“白踢”,意思是踢再多也不算数。男生踢毽子,比的是花样。“白踢”是花样之间过渡用的动作。

男生踢毽子,最经常的比赛方式就是玩“喝毛”的。下了课,踢毽子的男生拿着毽子出来,往往约自己班同伴玩,有时碰到别班的同学,也会问:“踢花样不,玩‘喝毛’的。”

所谓的踢花样,就是一个人先做各种动作,然后另一个人来学;完全学会了,先做动作的人给学的人“喝毛”;没有完全学会,就是学的人给做动作的人“喝毛”。

“喝毛”的意思,是这轮落败者给对方扔毽子,对方需要用一种花样踢法把毽子踢远,扔毽子的人去接,在空中接到,踢毽子的人不得分;如果没接到,毽子掉在地上,踢毽子的人得一毛,大概类似于过去常说的“一毛钱”。一个课间的工夫,往往是谁先得五“毛”谁获胜。

踢毽子的花样,不同地方有不同称呼。在济宁,常见的有针、扫、打、夹、铲、磕等,双腿双脚互相组合,有上百种花样。

针,是让毽子吸在脚上。抬起脚,毽子下落时用脚往下轻轻下坠“泄劲”,毽子就“针”在了脚上。用脚内侧内拐接叫“内针”,用脚外侧外拐接叫“外针”,用脚面接最常规,就叫“针”。

扫,是用一条腿做支撑,另一条腿的内脚面从支撑腿后方去踢毽子,支撑腿不离地。如果支撑腿离地跳起,这个动作就变成了“打花”。为了增加难度,往往用左脚扫完再用右脚扫一次,就变成了一次对称的动作,有些左右脚不协调的或“右撇子选手”,自然就乖乖认输“喝毛”。

夹,相对要难一些。把毽子轻轻扔起来,用右腿内侧迈过毽子,再用左脚内侧从下面去踢毽子,叫“内夹”。把毽子扔起来后,用左腿外侧迈过毽子,右腿内侧去踢,叫“外夹”。这是右撇子做“夹”的要领,左撇子相反。

铲,可以想象挖掘机把土铲起来的画面。其实就是用脚面或脚面和小腿夹角的位置,去把毽子踢起来。单一的“铲”,和“白踢”一样,是不计入花样的。

中学男生玩的动作更复杂。把毽子扔起来,用大腿内侧迈过毽子绕一圈,再把毽子踢起叫“内铲”,反之叫“外铲”。更有难度的,是绕两圈再踢,叫“复铲”。

初中时,我们学校最厉害的学生,是一个腿很瘦的男生,他可以绕3圈再踢,这个动作只有他能做到,其他人最多只能到“复铲”的境界,腿绕第3圈的时候,毽子已经早早落地了。

“白踢”的踢法,如果踢毽子的脚不离地,叫“轻踢”。虽然也不计入花样,但可以和“铲”配合,“轻踢”接“内铲”叫“轻内铲”,这样算是一个标准的花样动作,比单独的“内铲”要难一些。“轻踢”接“复铲”叫“轻复铲”,一般是中学生可以完成的最高难度。

磕,是用膝盖把毽子弹起。和“白踢”“轻踢”一样,单独用左右膝盖“磕”毽子,同样算“白踢”,需要搭配其他技法才算花样。和铲类似,把毽子扔起,用大腿内侧迈过毽子绕一圈,再把毽子用膝盖磕起叫“内磕”,反之叫“外磕”。因为膝盖位置比脚要高很多,绝大多数人只能做到绕圈一周的“内磕”,而绕圈两周的“复磕”和“轻复磕”,只有流传于江湖故事中的“大神”才能做到,一个年级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类似“打花”和“扫”的动作,虽然技术难度低,但能够以量取胜。一般10个以内的“打花”,对手还会尝试。哪次运气好,能做个20乃至30个,对手就会直接向你扔毽子“喝毛”了。

我上初中时,教学楼的吊顶高两米半左右,弹跳好些的男孩子轻松就能跳起来够到。“喝毛”时,也是讲究策略的,并不是踢得越远越容易得分。若是求远,“打花”是最容易达到目标的,因为踢到毽子的一瞬间,脚面和地面夹角是个锐角,更容易飞出美妙的抛物线。

有时变通一下用“轻内铲”,脚面大力把毽子弹起,毽子迅速碰击吊顶后再快速下坠,整个过程令对手防不胜防,已经跑出两步,再回头接毽子为时已晚了。只见那毽子直上直下,从踢毽子人的脚上“啪”一声弹起,再“啪”一声碰击吊顶,最后“啪”一声坠地。短短几秒钟,或许是课间最开心的瞬间。

①“内针”技法②鸡毛毽子

2023-07-29 图文 刘帝恩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1695.html 1 课间十分钟的花样毽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