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水农商银行立足县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共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新画卷。截至目前,该行实体贷款余额51.2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4.05亿元。
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泗水县泗张镇的地膜土豆亩均产量约4500公斤左右,产值可达1万元,看着地里收获的“金蛋蛋”,种植户都喜上眉梢。
泗水农商银行以党建共建为抓手,发挥挂职副镇长优势,积极获取土豆种植户、购销商、专业合作社等清单,提前沟通对接,满足土豆产业化发展资金需求。目前,该行累计发放土豆产业化类贷款3711万元,助力土豆产业化升级,辖内土豆种植规模达到近5万亩,不仅让种植户鼓起了腰包,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该行紧紧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创新融资产品,优化放贷流程,积极推广线上信用贷款,将金融“活水”引流到田间地头,助力辖内产业多点“开花”,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助力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我们仲都村原来穷,现在却是咱济宁乃至山东省的文化旅游胜地。以龙湾湖为中心,往南是草莓采摘、凤凰谷粉黛子观赏区,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来到我们这里,富了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啊!我们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说。
圣水峪镇辖内山地多,道路崎岖不平,传统种植养殖业并没有让这里的村民富裕起来,外出务工成为当地村民发展致富的主要出路。在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圣水峪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以龙湾湖为中心,形成了“研学+文创+艺术+教育+农业+旅游”模式,以等闲谷艺术粮仓和阅湖尚儒研学基地为主的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建成。桃木坊、陶艺坊、书房、民宿、咖啡馆等20余个项目到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经营,带动当地就业1200余人。家庭短途旅游,各地学生研学、社会实践、企业培训、参观学习等,带动了农民增收。
泗水农商银行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将绿色金融的理念和普惠金融的价值播撒在村落,探索出“金融生态+文旅产业”的发展模式,围绕示范小镇、特色街道建设,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支持辖内重点景区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打造综合性、一体化的全域生态旅游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文旅产业贷款4.76亿元,扶持文旅客户1254户。
助力文明乡风形成
龙湾套村齐大哥经营“齐家熟肉”店面多年,在门面改造升级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难题,他凭借良好的信用,在泗水农商银行获贷10万元。目前,齐大哥的生意有声有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在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同时,泗水农商银行积极承担并践行社会责任,在辖内各支行广泛开展“村银互联共建·共促乡村振兴”主题活动。通过联动联建,与村支“两委”携手营造良好的村容环境和文明乡风。成立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对辖内行政村村民逐户上门走访宣传、采集信息,将普惠金融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在泗水遍地“开花”。将金融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不断优化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有效增强了农商银行的社会影响力。启动“信用+”体系服务模式,多措并举助力“信用泗水”建设,积极倡树社会文明新风尚。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采集全村村民信息,为村民信用情况赋分,依据“信用积分”进行“无感授信”,为每个农户提供生产经营“备用金”。任彦峰 杨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