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艳茹
本报通讯员 徐程楠
8月25日、26日,作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的特邀剧目之一,话剧《搭手飞人》在济宁大剧院与观众见面。
从《一代宗师》中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到《搭手飞人》中的“爱天地,爱万物,也能爱上人”,徐浩峰用一种中国特有的绵长而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国人独有的人情世故。
从民间传说汲取创作灵感
话剧《搭手飞人》根据徐浩峰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小说《白俄大力士》改编,与他的《师父》、《门前宝地》等电影一样,依旧锚定在民国时期天津武行的面子与里子、规矩与破局:当代一部武打片的首映日,一位电影厂老职工的子弟,向职工宿舍的保安,道出这部武打片的故事素材来源,继而追溯到1916年天津武术界的一桩比武事件……故事情节由分别身处武行的冯梦临与纸扎行的生万物间的爱情线索推进,由此津门武术文化的传说与典故、人情与品格,武术界的推手与大杆子技法,以及传统纸扎工艺,在舞台上都有着浓墨重彩的呈现。
作为学者型创作者,过往由徐浩峰导演、编剧的《倭寇的踪迹》、《一代宗师》、《师父》、《刀背藏身》等反映武行的电影,获得过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诸多奖项。
谈到为何对民国时期武术题材如此感兴趣,徐浩峰表示对天津武行的熟稔,是自己得天独厚的创作素材。“我的母亲那边一些亲戚长辈,是旧时代天津社会结构中的主干人物。而我姥爷的弟弟李仲轩,则本就是天津武行中人。家庭原因,我从小耳朵里就灌满了天津卫各种各样的传闻,长大后又有机会去搜集、掌握家族口传之外的社会资料,慢慢形成了我独特的创作题材。”
“百年前中国人的生活逻辑,一直是我作品的主题,我也一直从民间汲取养料。”谈及此次与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合作,徐浩峰表示,能有一个在话剧舞台上创作武打作品的机会,激发出自己很多的灵感,“我感觉重回年轻时代,找回了最初从事艺术工作时每个细胞都在张开的感觉。”
“搭手飞人”源自摔跤技术
搭手本是练摔跤的术语。晚清时练摔跤是正行,练武术是偏门,(练摔跤的)善扑营是有国家编制的。练武术的人后来也会借用摔跤的术语,模仿摔跤的手法比武。搭手比武其实很凶险,搭上手就意味着两个人站的身位已经相当近了,一旦动手必有一伤。
徐浩峰解释道,“‘搭手飞人’这个名词,其实应该叫作‘搭手人飞’,意思是咱俩比武,双方手一旦搭上,我用摔跤技术一个大背跨(过肩摔),你人就飞出去了。后来只是为了讲说出来好听顺口,才说成了‘搭手飞人’。”
搭手比武有一种仪式感,显示出习武之人的身份高贵。模仿摔跤手比武的方式从北京传开后流传很广,印尼武打片《突袭2》中,最后两个顶级高手的较量也是手慢慢靠近,再开打。当然,世界范围影响最大的是李小龙在电影《龙争虎斗》中,三次同洋人比拼,都是先“搭手”再开打。
1916年,天津武行中人李存义谋划以比力的方式赢了西洋大力士。当时天津的武行认为自己肯定能赢,关键是怎么赢得漂亮,让对方心服口服。所以武行的人后来决定用摔跤的手法,跟洋人比力量。“我写小说《白俄大力士》的缘起是小时候二姥爷给我讲的故事,当年天津武术界的大佬李存义,穿西装等在利顺德大酒店,等那位白俄大力士进旋转门时,他只是迎上碰了下,就探出了对方没腿功。习武之人都明白,你下盘都不稳,那就是花架子。所以李存义他们就决定不同这个大力士比武了,比武赢了也胜之不武,干脆就是比力,一下子就把对方甩了出去。”徐浩峰说。
讲述充满纪实感的武林往事
《搭手飞人》里冯梦临提出了习武之人的三重境界“明境、暗境、化境”,电影中的表达其实来自《武穆遗书》,只是把岳武穆的话简练了之后,变成了一种当下人好理解的表达。徐浩峰表示,“我受二姥爷影响很大,他晚间用了三年时间让我协助做口述历史,把自己的故事和见解讲说出来,不只是讲给行内人听,也想让行外人了解。我从小就听了很多武林轶事,后来又同这些前辈做口述史,把这个世界的事情,用武林这个行业去讲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徐浩峰在成为电影导演前,本就是一名话剧导演。早在2001年和2003年,由他执导的话剧《北京无冬天》与《这块儿的黎明静悄悄》,曾分别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与实验剧场上演。此次回归话剧舞台,执导个人首部大剧场话剧,徐浩峰在《搭手飞人》中借助蒙太奇手法,以当下和1916年两个时空“切换”叙事,令一段充满“纪实感”的武林往事娓娓道来。
如何看待电影和戏剧间的关系?徐浩峰认为,20世纪8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受到法国纪实美学的冲击。他的电影观遵循的也是要用长镜头追求真实性。而香港同行他们其实属于蒙太奇学派,用闪回、快速剪辑来创作武打场面。其实蒙太奇这个术语来自话剧,是苏联话剧导演梅耶荷德在舞台上发明的,后来爱森斯坦在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运用了蒙太奇的理论,才把它发扬光大。
“《搭手飞人》首演后,有人反馈这部戏是我用电影的手法导了一出话剧,可我用的手法本来就是话剧舞台的,因为我受的是话剧蒙太奇的训练,而在话剧界也一直有这种导演的手法。对于《搭手飞人》,我自己的评定还是一部纯正的话剧。”徐浩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