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项清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侯文俊 摄影报道
秋日里,穿梭在泗水城乡,徜徉在大街小巷,见到的是张张笑脸,让人真切感受到这座小城的“温度”。近年来,泗水县着力打造“一座有爱的城市,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城市品牌,效果逐步显现。各镇街、各部门纷纷积极作为,牢固树立“因需而为,用心做事”的服务理念,勠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掀起了一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浪潮。
一时间,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大放异彩,群星灿烂。杨柳镇开展的“我是你的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尤为耀眼。
2022年春,杨柳镇启动了“我是你的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他们针对2200位留守老人,从全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网格员中,招募了300多名志愿者。志愿者定期到包保的老人家里聊天,并用智能手机连线其在外地务工经商的子女,让老人与子女视频通话。如今,“我是你的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做法已在全县推广,并成为泗水县社会治理“为老”服务品牌,数万名留守老人可以经常与在外地的子女“云端相见”。
这样的暖心做法,在泗水有很多。
每月农历初九,是泗张镇邢家庄村老人盼望的日子。因为从2018年9月起,村里有了每月初九的“敬老孝老饺子宴”。在这里,他们重温村庄特有的守望相助。在相聚中,老人们排除了孤独和寂寞。
在泗张镇罗家庄村,泗水县司法局牵头对接济宁文思达律师事务所,建设了“幸福食堂·法治小院”,定期授课普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得老人乐呵呵。
华村镇东陈家庄村,在每月25日“党建活动日”,为本村本月出生的60岁以上老人集体过生日。送祝福,吹蜡烛,吃蛋糕,满满的仪式感。
泉林镇历西村,对百位留守老人上门“每日一问候”,已经坚持多年。柘沟镇洛里村为让老人吃上口热乎饭,建起“幸福食堂”。泗张镇桃源村成立“助学联盟”,开办桃源学吧,节假日为山区孩子辅导作业。金庄镇玉后村开设“四点半课堂”,为农村学生家长解忧。县委统战部开办“光彩事业手工坊”、济宁鸿润食品公司设置“妈妈岗”、泗水微公益协会为400多名困境儿童建设了“温暖小屋”……
泗水大地上,每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就像一个个和谐的音符,在泗河源头上空弹奏。每一项志愿服务活动,无不坚持因地制宜、因村立项,不仅提升了服务的精准度,更有效地激活了群众热情。小城大爱的生动实践,对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基层善治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今年中秋节都回来过节吧。
孩子,我在家过得挺好的。
儿子,我和你爸每天早晨都到村广场上逛逛。
授队旗。
我们出发了。
送面锦旗表谢意。
畅想新时代幸福生活。
“我是你的眼”,大声地喊出来。
孩子,好好工作,别总是牵挂我。
请放心,我在家里一切都好。
在外边工作要注意休息,别太累了。
志愿者为留守老人清扫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