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6日
第03版: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四维”路径

■刘长利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少年:“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结合实际要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加强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

把准当前局势 认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前提

从“知”的维度看,把准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一方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时域。纵观国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回首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主题更加紧密结合、与时代变革更加深入契合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正处于新场域。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在新的文化空间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很容易陷入迷惑,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受到威胁,就会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在是非分辨、准确选择和主流价值引导上的难度。

厚植家国情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主题

从“情”的维度看,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厚植家国情怀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进入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目标的“自强式”教育阶段。在当代中国,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三者命运的紧密相连、性质的内在统一、使命的息息相通决定了“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这是厚植家国情怀的根本所在。

砥砺强国之志 锤炼风雨无阻的高贵品格是关键

从“意”的维度看,砥砺强国之志,锤炼风雨无阻的高贵品格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当青少年自觉地认识到自身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时刻,便会自然而然地乐于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并产生强烈的报国意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国献身的坚强意志。在这一意志的支撑下,他们忠贞不渝、持续奋斗、精忠报国,内心深处时时刻刻都会涌动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爱国意志是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坚定性和持久性,不会随着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社会的进退、人生的沉浮而有所改变。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决不单纯是一种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激发,更是一种为祖国建功立业所必需的坚强意志和理想信念的长久磨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因此,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引导他们认识到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敢于直面风险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勇于应对风险挑战,在斗争中见世面、长才干,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爱国意志转化为斗争本领,变成义无反顾的报国之行。

实践报国之行 增强国家治理强劲效能是目标

从“行”的维度看,将青少年的报国之行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目标。要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引领青少年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要引导青少年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进而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参加党日团日、主题班会、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域。(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2023-09-0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5871.html 1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四维”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