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3月22日讯(记者 杜文闻)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 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公安专场,介绍近期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成效,并解读全市公安机关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
近年来,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政务服务改革有效提升。为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市公安局聚焦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将2024年确定为“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年”,以企业、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升级“综窗通办、全程网办、跨域通办、一次办好”服务质效为增长点,大力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化。
深化模式创新,推动办事流程“最优化”。优化综合窗口服务,推行“一张清单、一套指南、一个平台、一套设备、一机运行、一警全办、一窗受理、一站办结”八个一窗口审批服务模式。升级网办服务,补换领驾驶证、出入境记录查询、特种行业许可等40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不见面”办理。拓展“跨域办”服务,将29项行政许可事项向县级公安局赋权扩能,实现群众办事“县内办结”“就近办理”。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办事材料“最简化”。信息共享共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行“免证”办事,实现身份证、营业执照、驾驶证等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全面应用。
服务扩面增效,推动办事成本“最小化”。推出“交管12123”App大字版,为老年人提供网上办事便利服务。在全市派出所户籍窗口设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高效办理高层次人才及家属落户。出入境服务大厅推行“周六办、专场办”等便民措施,设立“爱心窗口”,为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申请人提供全程“一对一”帮扶。
市公安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研究出台20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措施,内容包括推行服务事项标准化、服务事项全面集中办理、推行“综窗”标准化服务、推行“全程网办”零跑腿服务、推行“免证”办事、推行“市县同权”、“跨域办”服务、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高频服务专窗快办、提供机动车上门查验服务、深化车检“一件事”改革、深化“警医邮”一站式服务、实行二手小客车转让登记“一证通办”、便利人才落户、优化流动人口登记及居住证服务、优化户籍办理服务、便利外籍人员签证办理、强化新版永居证推广应用、灵活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