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宋娜)8月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全市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公布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通过升级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协同、完善综合治理机制等举措,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两降两升四严防”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成功破获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900余起,并主动发起5起全国性的集群战役,打击战果在全省排名第一。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21%,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济宁打击治理工作的扎实成效。
在防范治理方面,我市将防范治理作为工作重点,厘清压实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并构建了“安宁盾”综合治理平台。通过组织督导银行、运营商及其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涉诈“两卡”治理攻坚百日会战,涉案“两卡”数量同比减少47.95%。同时,采取“镇街干部+社区民警+村干部+网格员”四人包保模式,成功劝返29名境外涉诈重点人员,累计劝返率达93.78%,位居全省前列。
在破案与打击方面,我市持续开展了“断卡”“断流”“清楼扫地”等专项严打整治行动,有力地打击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护了广大市民的财产安全。
在防范案件发生与减少损失方面,我市积极开展反诈社会宣传活动,并制定了《全市深化电诈预警劝阻专项工作方案》。通过预警处置“自动+人工+技术”三保险,成功预警劝阻潜在被骗群众9.5万余人次,直接避免发案839起,避免资金损失894.5万元。同时,警方与银行之间的实时联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止付并冻结了4.4万余个涉案银行账户,涉及资金达10.7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坚决贯彻《山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以“四专两合力”为指导原则,持续深化打击、宣传、源头管控以及综合治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计划推动建立“公安—银行—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四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和数据融合系统,提升数据研判、技术反制、规模打击能力。同时,深化反诈社会宣传,加强涉诈“两卡”行业治理,加大涉诈人员劝返管控力度,并扎实做好精准预警、止付冻结等技术反制工作,持续挤压涉诈违法犯罪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