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仪凯
本报通讯员 刘嘉 曹斐 崔喆
“以前开办一家企业需要到工商、税务、银行等几个部门来回跑,现在就在一个窗口,2个小时就办完了所有手续,还免费领取了8枚印章,太方便了!”近日,济宁嘉韵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建敏手捧崭新的营业执照高兴地说。
公平透明、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嘉祥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全力打造“政策最优、办事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新高地,培育投资兴业沃土,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县域经济发展的动能更加澎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培育市场主体 激发经济活力
企业开办是投资创业者迈入市场的第一步,也是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嘉祥县紧紧围绕这一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压减审批流程和办理时长,打造了企业开办“1002”服务模式,即“1环节”“0材料”“0费用”,最快“2小时办结”。大力推广“一业一证”“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系列改革举措,让市场准入更加通畅便利。同时,为企业免费赠送税务UK和8枚印章,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235万元。面对市场主体遇到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嘉祥县人社、税务、工信、金融等部门单位“一企一策”给予精准扶持。今年以来,先后解决销号企业重大问题诉求42个,帮助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解决融资需求4亿元,为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50万元,办理退税7560余万元,帮助企业精准招工3400余人,举办消费促进年活动31场次,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环境优则企业强,优质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呵护市场主体茁壮成长,让投资兴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迸发。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660户,直接带动新增就业人员1.6万余人,市场主体总量达7.6万家,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推进项目建设 筑牢发展支撑
重点项目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强引擎”。前不久,嘉祥一家企业因工程建设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项目建设进程推进缓慢。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嘉祥县立即启动项目管家“前移”服务模式,组织自然资源、规划、不动产等部门提供上门指导服务,助推项目提前两个月进场施工。“工作人员一次性为我们制定了专属的‘批前清单’,在园区内给我们办理了开工前需要的手续,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成本。”项目负责人王兴鲁不禁赞叹,“园区事、园内办”服务为企业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嘉祥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服务理念,将全周期服务融入项目建设各环节,大力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创新实施工程项目审批“一件事”“模拟审批”“联合勘验”“分阶段施工许可”等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复杂、审批链条长、跑腿次数多等难题,助力各个重点项目早完工、早投产、早达效。截至5月份,嘉祥县纳入省、市级重点的32个项目加速推进,累计完成投资37.35亿元,其中14个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55.75%。梧高凤来栖,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关注嘉祥、投资嘉祥。今年以来,嘉祥县新签订过亿元合同项目26个,总投资达173亿元。
优化政务服务 擦亮为民底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座幸福之城,必然少不了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嘉祥县始终坚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目标要求,以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便民举措,让群众少跑腿、办成事。在嘉祥县为民服务中心大厅,婚姻登记窗口可以提供“婚育户”一件事主题式服务,群众跑1次腿可以办成4件事;在医保服务窗口,群众只需1通电话就可办理医保关系转移;在不动产登记服务区,无须本人亲自到场,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即可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在越来越多的窗口,群众甚至无需携带任何证件,工作人员通过“无证明城市建设”系统平台调取群众电子证照就可办理相关业务……如今的嘉祥,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正在不断擦亮着“嘉·快办”品牌,持续刷新和提升着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今年以来,嘉祥县深入实施“流程再造、服务创新”行动,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全县1541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已达99.8%。强化电子证照、电子档案推广应用,上半年共为企业群众调用证照2.8万余次。梳理完成“一件事”主题式服务事项78项,为企业群众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大力推进“跨域通办”改革,每年超5万名群众打破地域和空间限制,顺利办成社保转移、医保报销等高频民生业务。
城市之暖,暖在便捷,更暖在细节。“到了窗口就有‘红马甲’全程帮着办,指导得很详细,整个办事流程都很顺利,感觉很暖心。”前来办事的市民张先生如是说。在嘉祥县为民服务中心,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共有60余人,他们分布在中心各个区域,随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除此之外,嘉祥县为民服务中心推行的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兜底服务、免费邮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系列便民服务措施,深受企业和群众欢迎。
群众的诉求在哪里,政务服务改革的方向就指向哪里。“我们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政务服务工作的唯一标准。”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张秋环表示,下一步,嘉祥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卡点问题,从“少等1分钟、少提交1份材料、少跑1次腿”等小切口入手,努力打造更多接地气、冒热气、暖民心的政务服务新举措,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