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关工委坚持“党建带关建”,以“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工作为抓手,聚焦班子建设、制度机制保障、阵地功能提升、队伍建设、典型示范带动,持续发力、创新突破,全力推动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进阶式发展。
聚焦班子建设,强化夯实组织领导。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和青少年,哪里就要建立关工委组织”的要求,对基层关工委设置、布局以及组织架构进一步作了调整优化,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网络。探索“关建+网格”新模式,推进网格关工小组建设。充分发挥网格作为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小单位优势,成立网格关工小组。通过资源联用、阵地联建、工作联动,释放“关建+网格”的乘数效应。
聚焦制度机制保障,迭代优化顶层设计。深化“党建带关建”机制。联合组织部出台《关于深化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持续强化“党建带关建”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措施。创新提出“十有”建设要求。按照“五好”关工委创建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基层关工委组织“十有”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机构、场所、队伍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聚焦阵地功能提升,规范创新关爱载体。强力规范“一一二六”关工委办公室标准。不断打造提升尼山镇鲁源新村、防山镇齐李村等一批村级关工委阵地建设,提升关工委组织载体,突出组织功能。大力推广“六+”模式,破解基层关工委“空运转”“形式化”的难题,完成了23个城市社区和36个村居的关爱阵地的融合建设。分批分类打造教育基地、“五老”工作室。挖掘命名不同类别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聚焦队伍建设, 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的意见》,不断完善“五老”常态化补充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五老”信息库并及时更新。双管齐下,打造“五老”特色关爱团,坚持常规建团和特色建团相结合,突出少而精、有特色吸纳“五老”。组织编写《关心下一代工作60问》等学习培训资料。
聚焦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面进步。为使创建活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及时发现、总结、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利用这些典型把“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引向深入。每个镇街着力打造了2至3个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召开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和现场会,总结推广基层“五好”关工委创建的成功做法、典型经验,及时做好总结表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