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列为“七个聚焦”之一,围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引发我市党员干部群众热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在价值转换上下功夫。《决定》提出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这一领域,太白湖新区进行了积极探索。
太白湖新区自然风光秀丽,湿地资源丰富,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完美融合,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位于太白湖景区的老运河人工湿地经过近几年的修复与保护,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坐落于太白湖畔的九春里露营地,在发展中坚守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原则,打造出集露营、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露营综合体,成为休闲旅游的新模式、新业态。太白湖新区党工委书记钟强表示,太白湖新区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出湿地观光、生态体验、休闲露营等旅游产品,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涉及经济社会的各方面、各领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龙万华说:“市农业农村局将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工作要求,锚定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聚力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谋深抓实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为建设农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济宁‘三农’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山推新能源产品研究院院长王兆亮说:“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这为我们企业下步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近年来山推积极布局新能源产品开发,完成了全球首台纯电推土机的研发,国内率先进行了纯电装载机的产品推广,完成纯电挖机的批量市场导入。山推将继续推进产业转型,积极进行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研发与推广,开发更多的低碳、环保设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山推力量。
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赵华盛说:“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勇攀核心技术高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与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