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王朋 王洪玮)近日,在兖州区新兖镇的济宁中通智慧电商快递产业园项目现场,全智能快件处理迅速,数字化直接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个总投资10亿元、目前济宁地区唯一的纯外资物流项目,始建于2022年1月,于2023年11月竣工投产。截至今年7月底,该项目已实现税收1100万元,辐射带动就业5200余人,年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500万件。而未来三年,该项目预计可突破30万吨吞吐量、实现营业额5000万元、利税2600万元,将带动就业7000余人。
“项目建设运营跑出了‘快递’速度,多亏了新兖镇环境、配套、要素保障等创新型‘服务链’的优质高效服务做支撑。”中通集团济宁分拨中心经理崔富喜说。
近年来,新兖镇坚持不懈打好助企攀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三大组合拳,持续优化项目建设“服务链”。“过去我们拼资源、拼政策、拼区位,如今我们拼环境、拼配套、拼要素保障,从‘老三拼’转型为‘新三拼’,这是发展理念的创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兖镇党委负责同志说。
通过创新“服务链”,万世机械科技、经典重工等兖州当地企业入选“好品山东”品牌。经典重工一改以往粗放式的钢构加工,向智能化产业转型,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传统产业太阳纸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最近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支柱型雁阵集群和“头雁”企业。
拼营商环境。新兖镇牢牢把握项目建设主线不动摇,在优化“服务链”上下真功、敢突破。全力推进1个省级重大项目、8个市级绿碳项目、24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该镇围绕均和云谷兖州智造港、分布式光伏、供销文创产业园等11个签约未开工项目,做好用地保障、手续办理、市场信息服务等工作,全力推动项目如期开工。注重发挥以企招商作用,依托华勤集团、卓越精工招引兴达钢帘线、斯卡特门窗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拼产业配套。新兖镇牢固树立“服务企业、企业至上”理念,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注重招引一批“链主型”企业,相继打造新能源上下游配套产业,元禾能源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加速落地,实现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积极推动供销文创、伊莱特高端齿轮箱、斯卡特高端门窗等一批产业升级和跨界融合项目的招引。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9个,涉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高端化工等类别,建设延链项目28个、补链项目7个、强链项目4个,一批重大项目提速推进。
拼要素保障。新兖镇持续加强闲置厂房清查,加快土地收储进度,积聚更多土地资源,保障西湖集团项目等18个项目1430亩用地。对造纸产业链智慧物流1个拟签约项目、诺力电池新材料生产项目等5个洽谈储备项目,积极跟进推动,做好项目的落地签约等服务工作。实施“强基工程”,突出技改、数字化改造、科技研发、对外合作等方向,实施29项攀登支撑项目,一企一方案、一企一对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2家,省级瞪羚企业达到5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5家。
“服务链”的不断优化,让新兖镇优质项目建设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目前,新兖镇现有企业2500余家,辖区“四上”企业17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75家,上半年新增“四上”企业11家。今年以来,新兖镇纳入省市区三级重大项目24个,累计总投资179亿元。
“眼下我们正对33家制造业企业实施配档包联服务,通过看现场、转项目、联部门‘三步走’模式,把定期联系服务、镇级问题‘一事一案’、项目手续‘领办帮办’三项工作推进机制,化作‘新质生产力’,为企业攀登进阶搭好梯子、铺好路。”新兖镇党委负责同志说,通过实施“育苗工程”,助力华勤橡胶科技、卓越精工、万世机械、乐和家、经典重工、华春新能源等15家企业晋级省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