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韩凯)近年来,按照“四服务”要求,发挥职能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好三篇文章,全面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做好创新文章,助力发展提质增效。围绕中小微企业缺人才、缺技术问题,兖州区科协积极对接中国科协智库,深化与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合作,先后承办省工程师大会“科技专家企业行”走进兖州、省科协高端装备与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技术培训交流会,多次邀请山东机械工程学会、上海农科院知名专家来兖与企业精准对接需求,帮助企业培训人才,解决技术难题。帮助经典重工等企业成功争创山东省高端装备与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基地,由省级学会知名专家定点联系,带动科技资源下沉,助推产学研融合。发挥区域特色农产品优势,协调辖区协会、合作社、企业等与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建设科技小院,蝴蝶兰科技小院建设模式获中国农技协专家认可。
做好科普文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兖州区科协高度重视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积极争取省专家工作室落地济宁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将兖州区检验检测中心打造为省级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牛楼社区、朝阳社区创建为省市级科普示范社区,建设了一批广受群众欢迎的科普设施。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经常性举办科普市集、科普大讲堂等活动,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广泛普及消防、避险、健康等科普知识,打造科普惠民直通车。特别是围绕青少年科普,常态化开展青少年信息学竞赛、科技创新大赛,走出了一条科普助力“双减”新路径,被评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全国优秀单位。
做好服务文章,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积极推动园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发展,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组织起来,组建了农技协、花卉协会等专业组织,天意机械入选山东省第三批企业科协试点。建立动态联系科技工作者机制,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和诉求建议,兖州区科协获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优秀调查站点,并代表县(市、区)站点在全国培训会议上发言。充分利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广泛开展走访慰问、联谊座谈、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在科技创新、科普示范主战场更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