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
第05版:

文方华:守护绿水青山

用赤诚守护着绿水青山,用坚守捍卫着河清海晏,用柔情呵护着森林精灵,他就是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城郊大队大队长文方华。

日复一日的巡查

让他练就了“铁脚板”

炎炎夏日,文方华正忙着在辖区进行巡查。作为一名森警,他见惯了这里的林茂草丰、白鹭翩跹,也见证了生态环境的可喜变迁。精壮的身材,挺直的腰板,走起路来脚底有劲、虎虎生风,只是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让他显得有些疲惫。

11年军旅生活,让文方华形成了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15年的森警工作,让他练就了翻山越岭、穿林涉水的“铁脚板”。天刚蒙蒙亮,他就要早早起来对辖区进行全方位巡控。非法猎捕易发、高发区域主要分布在荒山野地、林地水泽、拆迁空地等鸟类停歇觅食的地方,很多巡护区域面积广阔、地势复杂,经常没有通讯信号,车辆不便通行需步行,遇到河岔湖湾得乘船,一次巡逻通常得多半天。但这些都难不倒具有顽强战斗精神的文方华,哪个区域涉林违法问题突出,哪个村居违法猎捕隐患严重,哪个环节需要重点布控,他都了然于胸、一清二楚。不仅如此,他还协调整合接入各类社会视频资源,充分运用智慧管理平台、护林员定位巡护,全面搜集重点区域基础数据,利用图像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全天候视频巡查、分析研判,确保巡查无“盲时”、打击无“盲区”。

嫉恶如仇的秉性

让他挺起了“硬腰板”

2023年9月7日早晨,一批被成功救护的野生百灵鸟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文方华长舒了一口气。近年来,一些流窜各地的盗猎者和贩卖者,把百灵鸟作为牟取暴利的对象。文方华协同市公安局任城区分局民警辗转内蒙古、黑龙江、河北、辽宁等地,行程3万余公里,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解救野生百灵鸟500余只,成功斩断了这一跨省猎捕、贩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链条。为打击犯罪,他和同事经常凌晨“设伏”,在蚊虫叮咬中一蹲就是多半夜,经常靠方便面和矿泉水充饥。

“点多、面广、线长”,造成了森警工作防护难、破案难的困境。再难也要打,他和战友们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积极促进多警联动,统筹案件会商、调查取证、分析研判等工作,推行“传统+科技”“人力+情报”的侦查新模式,统筹“线上线下”两个战场,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打击布控网,合力攻坚破获了一批案件。2023年以来,文方华多次深入辖区重点区域,摸排有效线索20余件,直接办理、参与和指导办理多起涉林和野生动物案件,先后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公安机关工作能手”,记个人三等功2次。他所在的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坚持以打开路、强力攻坚,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单位”“全国林业严打工作先进单位”,记集体二等功2次。

孜孜以求的探索

让他磨砺出了“杀手锏”

为更好发挥森警职责,方文华积极协调构建跨区域生态警务协作机制,推动整合各级巡防力量,组建由护林员、河道协管员、土地协管员为主体的生态巡防队伍,与“生态警长”同步编入巡防网格,密织生态保护治理一张网。他和嘉祥县有关人员按照生态警务新模式,推进嘉祥县左岸假日小镇生态警务建设,对生态资源实行“户籍化”,由“各自为战”变“联动自治”,实现精准保护、精确管理。

文方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升业务技能,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办案能手。为规范涉案野生动物救助工作,他主动协调各级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组织的大力支持,做好随时收容救助。他还积极投身“守青山、护绿水”行动,以“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生态保护宣传活动,引导群众争当生态保护的参与者、支持者、捍卫者。

文方华精耕于生态保护沃土,善作为、敢作为、乐作为,在这片青山绿水间坚定前行,书写着忠诚与热爱、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 万艾东

2024-08-2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9113.html 1 文方华:守护绿水青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