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第02版:

执党建引领之“笔” 绘乡村振兴绝美画卷

■本报通讯员 唐美琪

在鱼台县旧城海子景区西侧,惠河南岸静静铺展着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旧城里村,一个总人口1130人的多民族和谐共融的村庄。近年来,该村在党建的强劲引领下,深耕组织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和产业振兴三大领域,成功激发了“1+1+1>3”的叠加效应,绘制出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绝美图景。

党建铸魂

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2023年初,王庙镇党委选派了具备卓越协调管理能力和丰富经商经验的李红担任旧城里村党支部书记。同时,积极拓宽人才选拔视野,吸纳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新鲜力量,为党组织注入强劲动力,年内新增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党员1名,为村庄发展注入新活力。优化后的村“两委”班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创新推出“第一书记大讲堂”,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共商发展大计,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活泼。通过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和“荣誉墙”展示,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在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跨村联建等活动中,旧城里村更是广开思路,博采众长,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增强了内生动力。2023年,旧城里村党支部荣获“济宁市担当作为好班子”及“鱼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党建引领成效显著。

借势而为

绘就乡村美丽新画卷

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特别是“百区千村”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旧城里村抢抓机遇,充分利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优势,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环境整治。依托村级后备人才、公益岗、巷长、红袖章巡逻队、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等多方力量,实施党建“1+N”社会治理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先后完成了邻里中心升级、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一系列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积极推进“标准化鱼池和尾水处理”项目,有效改善了养殖环境,解决了村民排涝、灌溉等难题。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旧城里村不仅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更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一幅“水清岸绿、路畅景美、和谐宜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兴旺

铺就村民致富路

在党建引领下,旧城里村不断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径。通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引入便民超市、幸福食堂等业态,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淡水鱼养殖依水合作社,吸引全村90%的渔业大户加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格局。通过招商引资和农技支持,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淡水养殖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旧城里村还充分利用“尾水处理”项目带来的增产效应和“三资”清理成果,将废旧坑塘变废为宝,对外发包实现租金收入,并推进“果树进村”项目,进一步拓宽了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如今,旧城里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淡水养殖示范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笑容也更加灿烂。

旧城里村将继续秉承党建引领的发展理念,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绝美画卷,让乡村振兴的果实惠及每一位村民。

2024-08-2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9153.html 1 执党建引领之“笔” 绘乡村振兴绝美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