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程鹏 黄晓丹
今年夏天的几场大雨,让山东省内多条干涸的河床、河堤上绿意盎然,一眼望去犹如草原一般,不少市民和亲朋好友相伴而来野营嬉戏,各地河边绿地一度成了网红打卡地。然而,人们往往忽略草丛中活跃的蜱虫(俗称草爬子),一旦被其叮咬,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
蜱虫的习性
蜱虫通常栖息在草丛、树林等环境中,并喜欢栖息在温暖、潮湿、空气流通的地方,当有宿主经过时,就会趁机攀附在宿主身上。蜱虫一般会叮咬在人体皮肤较薄、不易被察觉的部位,如颈部、耳后、腋窝、腹股沟等。在春、夏季,蜱虫活动较为频繁。因此外出时,要尽量避免在草丛、灌木丛中长时间停留,建议穿长袖长裤以减少皮肤暴露的机会;在户外活动结束后,要仔细检查身体部位,看看是否有蜱虫叮咬附着。
蜱虫的危害
蜱虫除叮咬吸血会造成宿主表皮损伤外,还是多种人兽共患疾病的传播媒介,可能引起出血热、森林脑炎、蜱媒斑疹热、Q热、莱姆病、巴贝虫病等,是70余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国安徽、河南、湖北、山东等地相继出现由蜱虫叮咬使人致病甚至死亡的报道,感染者会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表现为发热、乏力、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伤等症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发蜱媒传染病,病死率高,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需要优先关注的传染病之一。
正确处理叮咬
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首先用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蜱虫的假头,用持续稳定向上的力摘除蜱虫。如果蜱虫叮咬较深,无法完整摘除,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在蜱虫叮咬后的一段时间,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另外被叮咬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不要用手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应立即前往医院处理伤口。
做好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蜱虫叮咬,出门前要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尽量穿长袖衣裤,并且用袜口包住裤口,以防蜱虫钻进裤子;建议穿浅色衣服,这样当有蜱虫爬到身上时更容易被发现;在衣物和暴露的皮肤上喷洒含有驱避作用的花露水;在野外工作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澡,多检查;如果是带宠物一起外出,也要给宠物做好防蜱措施,防止宠物将蜱虫带回家中;杀虫剂可以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能起到快速、长效杀灭蜱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