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第08版:

梁山:打造沿黄县域 教育发展新高地

■本报记者 纪闻路 本报通讯员 李新成

近年来,梁山县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未来”的理念,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核心目标,多措并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奋力打造沿黄县域教育发展新高地。

优化资源配置 夯实教育之基

扩增优质教育资源,2024年在主城区开工建设了郝山峰小学,秋季开学投入使用,新增优质学位1620个。实施优质园成长工程,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3所、新增公办学位630个。坚持全县“一盘棋”、全域“一张图”,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完成4个县直教育集团和20个城乡、校际教育联盟建设,开展校际教育教学联盟活动20余场次,持续强化城乡学校队伍共建、资源共享、教研共融。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暑期完成扩增高中学位760个,全面构建以梁山一中为中心,县第三中学、县实验高级中学为翼,梁山现代高级中学、梁山京师华宇高级中学、梁山新坐标高级中学三所民办高中作为有益补充的“一心两翼三补充”高中教育竞相发展新布局。

强化师资建设 铸就教育之魂

加大教师引进,按照有编即补的原则,持续补充师资力量。今年以来,引进高层次、紧缺教育人才82名,免费师范生26名,事业编招聘教师167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树师德、正师风”“走出去学、引进来教、竖起标杆赶”等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活动,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全员教师素质。

创新教学发展 扬帆教育之舟

加强教育科研,今年以来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工程,开展名师公开课活动、听评课活动等20余次,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健全“县镇校”三级教研体系,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全链条”质量监测体系。建立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机制,组织城乡教育对口帮扶,畅通干部、教师流动机制,年内交流教师200人。

推动产教融合,点亮教育之光。加速推动行业产教融合职教园区建设,依托梁山专用汽车产业园,高标规划梁山汽车产业产教融合职教园区,推动梁山主导产业与职业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4-08-2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9199.html 1 梁山:打造沿黄县域 教育发展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