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黄新阳 赵云
为促进黄淮海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近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在嘉祥县召开了“黄淮海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交流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站专家、黄淮海大豆集成创新中心人员、示范县专家、种植大户、种业代表等参会。
来自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19位岗站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高产抗病抗倒品种选择、精量控肥、大豆专用机械等在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中的应用谈了经验做法及建议。华亚、圣祥、圣地、腾飞等种业代表结合黄淮及长江流域市场对大豆品种抗病抗高温等要求,就种业在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中如何保证种子质量、做好服务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充分交流,得到与会专家的积极回应。示范县代表任城区农技站站长李红丽介绍了任城区大豆生产现状及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种植户代表刘凡周从品种需求、种植技术、成长经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种植经验。
与会岗站专家还就目前形势下科研单位如何与种业企业联合,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助推黄淮海大豆新品种推广范围,促进我国大豆提单产、增产能发表了意见建议。专家们表示,种植户的需要就是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今后将重点围绕选育高产优质抗逆品种、一播全苗、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改土培肥、机械化等开展工作,确保良种、良田、良法配套。
盖钧镒对交流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要把国外先进理念带到国内,合作的面越来越广;要聚焦到每个主要问题上,保住现有面积;要加大国内大豆科研,争取产量有突破;要与科研单位联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要充分发挥现有品种的产量潜力,通过示范带动,达到大面积高产。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到济宁振东家庭农场、市农科院王因基地实地观摩了大豆高产创建和大面积高产栽培示范田、大豆试验田。专家们对振东家庭农场大豆生长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田间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王因基地的试验规模和田间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次会议召开,对促进科企合作、加快实现种粮一体化、完善麦茬大豆免耕种植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黄淮海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