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4年10月30日
第03版:

推动济宁文化“走出去”的创新路径

■贺彬① 李晓楠②

济宁拥有以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为代表的丰富文化资源,尤其是近年来济宁市立足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构建全市文化外宣与传播新格局,推动济宁文化远播四方,有力提高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未来更要积极探索文化对外传播交流新路径,丰富人文交流形式,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努力讲好、讲活、讲透济宁文化故事新篇章。

发挥济宁文化优势,加强品牌建设。文化交流已成为连接不同文明、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为了进一步提升济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擦亮济宁文化的品牌,一要深入挖掘济宁文化资源优势。要加大力度对包括历史遗迹、传统艺术、民俗文化在内的济宁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和系统整理,进一步提炼济宁文化的核心元素和独到之处,丰富内涵内容,夯实济宁文化品牌的坚实基础。二要着力提升济宁文化品牌知名度。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着重在儒学的研究阐释、普及教育、实践养成、传承传播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精髓与魅力,积极展示推进文化“两创”的济宁实践成果,打造独具特色的济宁文化传播国际名片。

把握契机,科学推进对外文化交流。要以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运河文化节等为契机,积极探索讲好济宁文化故事、阐释中华文明的新范式,让济宁文化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广泛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要积极拓展深化文化对外传播渠道。要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扶持传统文化产业来打通挖掘、展示、交流和推广的各个环节,同时还可以通过教育交流、文学创作、新媒体网络与平台等途径展示推介济宁的文化景观与传统技艺等文化元素,让世界更好了解济宁文化。要贴近海外受众精心设计选题。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语言精准选择传播方式、制定宣传方案,以最具关注度、共情点的主题内容,更具高效率、时代感的传播方式来更好地触及全球受众,来真正实现济宁文化对外传播的提质增效。要提高济宁文化“走出去”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要利用好在线展览、虚拟现实体验等来革新文化交流形式,增强济宁文化对外传播的灵活性、艺术性、科技感。

凝聚共识,弘扬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要着眼时代关切。“和”“仁”等思想是济宁文化的核心要义与精髓,也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重要主旨。要更加紧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将核心理念与现实问题相融合来深刻揭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时代命题。要着眼价值追求。要以大格局、大视野精心策划文化对外宣传主题、设置交流话题,多维阐发“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鲜明展示当今中国对人类进步发展的积极追求和现实回应,积极构建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平台。要着眼命运与共。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广泛凝聚不同文明的思想共识,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推动在平等交流中增进不同文明的理解和共识,在互学互鉴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和衷共济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明确关键之要,培养相关核心人才。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深厚文化底蕴、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既要能够深刻理解济宁文化的精髓,又能够熟练掌握国际传播规律,有效推动济宁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交流。要着重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加强文化产业管理、国际传播、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项目合作等方式,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国际化水平,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作者单位:①中共济宁市委党校②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 本文系2024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聚力国际人文交流 主推济宁文化‘走出去’的创新路径研究”(编号:24JSGX053)的研究成果】

2024-10-3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6259.html 1 推动济宁文化“走出去”的创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