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5日
第01版:

以“十个新突破”引领济宁高质量发展

——四论全力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本报评论员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并着重强调了加力实现“十个新突破”的重要任务,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部署了“施工图”“任务书”,必将引领济宁在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并进,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四大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232”优势产业强链壮群,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在全方位扩大内需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持续抓好消费品以旧换新。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要创新体制机制,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济宁消费潜力巨大、投资空间广阔,要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形成消费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加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在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和重要抓手。济宁是文化大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更高水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更大力度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更加自觉做好文化保护传承,让文化成为济宁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加快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

加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路径。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抓好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要发挥内河航运独特优势,构建内外联动大通道。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加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构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机制,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浓厚氛围,为济宁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用心用情当好企业“服务员”。

加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以都市区一体化为引领,持续提升城镇化水平,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全面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精致优美城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争先进位,努力建设更具品质、更有温度、更加宜居城市。

加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聚焦农业强,全面做强现代农业产业,聚焦农民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聚焦农村美,高标准完成“百区千村”建设任务。必须坚持“五大振兴”一起抓,努力让农业更有奔头、让乡村更加宜居、让农民更加富足。

加力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持续推动增绿扩绿护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绿色低碳新型能源体系,守护好济宁的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力提升医疗服务,全力拓展文体健康服务,全力抓好“一老一小”,全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让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加力守牢安全发展“一排底线”,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上实现新突破,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有力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全力抓好社会安全,为济宁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十个新突破”是市委立足济宁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经过深入研究、科学谋划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个新突破”的重要意义,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全力以赴抓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济宁力量!

2025-01-05 ——四论全力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4573.html 1 以“十个新突破”引领济宁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