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胸怀全局,把握大势,工作的开展才能方向明确、科学高效。
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出了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确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明确了加力实现“十个新突破”的重点任务。
经济大市要勇挑大梁。
这一总体要求,释放了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强烈信号,高度契合济宁发展实际,有力提振信心鼓舞干劲,充分体现了市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坚强决心和使命担当,也体现了全市人民的殷切希望。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稳进向好,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是我们扛牢经济大市责任,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当前,历史把“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上。跑好跑赢这一棒,实现收官之年任务目标,这是我们的使命、责任和荣光。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工作和举措更加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抓好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思想决定行动,目标引领方向。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部署要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把握重点、抓住关键,才能攻城拔寨、闯关夺隘。
对此,市委要求,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聚焦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目标定位,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加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在全方位扩大内需上实现新突破;加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在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加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上实现新突破;加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加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实现新突破;加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上实现新突破;加力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实现新突破;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加力守牢安全发展“一排底线”,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上实现新突破。
这是推动济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济宁方案、济宁路径。
这是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济宁工作的行动指南。
“十个新突破”,把握宏观与微观,聚焦矛盾与问题,着眼优势与短板,兼顾当前与长远,回应关切与期盼,破解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制约,展现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方向,彰显的是市委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坚强决心。
勤不言苦,行不畏难。
道虽迩,不行不至;愿虽艰,持则可圆。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十个新突破”变成“实打实”的行动,全力以赴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牢牢把握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不折不扣将其贯彻落实到济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奋发有为,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为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