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3日
第04版:

砥砺奋进开新篇 文旅盛景绽芳华

——2024年济宁文旅精彩回眸

“与辉同行阅山河”济宁行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 2246 万,好评如潮,实现口碑、效益双丰收。

新晋五星级民宿——曲阜夫子山居民宿。2024年济宁文旅推出了20条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旅游住宿接待水平。

“十城百企千里”巡回旅游推介会走进上海。据国内OTA平台统计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济宁市在线旅游消费金额进入全省TOP5,增速水平在TOP5中名列第一。

成功举办2024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相约好客山东“走进孔子 周游济宁”活动。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对话孔子”——百项文旅活动。

山东梆子大戏《竹竿巷》

蓼河古街夜游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芳 通讯员 蒋琰 李长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昂扬的奋进姿态和笃定的实干精神,谱写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回首这一年,从文化遗产的匠心呵护到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从公共文化的繁花似锦到旅游品质的飞跃提升,从服务保障的精准高效到文旅宣传的广泛深远,济宁文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凭借“五大工程”与“五大行动”的强势推进,济宁文旅在全省范围内屡创佳绩,荣获6项全省唯一、18项全省第一,7次获得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12次在全省及以上级别的会议上作为典型进行发言。

文旅产业:能级跃升 动能澎湃

政策引领,激发市场活力。这一年,济宁市围绕“产业稳进提能”核心战略,全面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针对旅游住宿业,市政府出台专项措施,对新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的饭店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该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极具竞争力。同时,《济宁市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项目带动,壮大产业规模。这一年,济宁市文旅局精心策划了26个重点招商项目,并在北京等推介会上成功签约24个项目,项目金额超过100亿元。方特东方欲晓、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福特纵横户外主题乐园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运营,为济宁市文旅产业增添了新的亮点。同时,实施曲阜市灯火蓼河里文商旅综合体项目,打造全国首个纪实情景沉浸式文化朝圣夜游,这一创新项目多次获得中央、省级媒体的关注报道,成为济宁市文旅产业的新名片。

市场主体,焕发新生机。这一年,济宁市文旅市场主体迅速崛起,前三季度累计净增规上文化企业62家,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其中金乡鲁西南战役全景化设备更新及设施提升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微山县还入选了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工作督查激励名单,为济宁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旅消费,稳进向好。这一年,组织开展了3440余场次文旅促消费活动,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700余万元,带动消费7800余万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系列文旅消费热点,激发了市民和游客的消费热情。

景区焕新,提升品质。这一年,启动实施了7大类133个景区焕新项目,总投资23.46亿元。曲阜明故城(三孔)灯光夜游工程、邹城峄山梁祝峄恋园、微山湖旅游区环岛游等85个项目相继完成,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其中,曲阜三孔景区明故城夜游项目树立了“文物景区活化利用”的新典范,成为济宁市文旅产业的新亮点。

智慧服务,跨越提升。这一年,超额完成了入境旅游便利化支付设备安装任务,尼山圣境夜游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同时,2个活动案例获评省级智慧文旅平台典型案例,为济宁市智慧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旅游线路,屡获殊荣。这一年,济宁市多条线路入选全国及省级自驾游精品线路,其中“兖州泗河观光线(右堤)”入选全国“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最美自驾精品路线,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线路。同时,济宁还入选了2024“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获评省级旅游风景道3条,5个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入选省级示范性名单。这些荣誉的获得,进一步提升了济宁市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化遗产:精心守护 传承利用

文物保护,资金与项目双领先。这一年,济宁市争取到国家、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7133万元,位居全省第一。7个项目获得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项目立项,位居全省首位。这些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物普查,收效明显。这一年,全市文物调查总量达到4684,其中,已复查文物点3763处,复查率达96.93%,新发现文物921处,新发现率达24%,调查总量、新发现数量均为全省第一。曲阜、汶上等地圆满完成了全国、全省试点任务,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微山县的文物普查工作创新做法在全省、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博物馆建设,成效显著。这一年,济宁市15家博物馆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中成功晋级,晋级数量位居全省第一。3个项目入选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精品奖,入选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市博物馆的“分布式展柜用超薄恒湿机”案例还获得了第十届全国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宣传展示活动十佳案例,为济宁市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光彩。

非遗传承,焕发新活力。这一年,4个案例入选首批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个案例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非遗保护传承相关经验做法被文旅部简报刊发推广,为济宁市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中,济宁市有16个项目成功晋升为省级非遗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济宁市非遗的内涵。

文化艺术:繁荣兴盛 惠及民生

艺术成就,璀璨夺目。济宁市4个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名单,《闯关赴任》等3部剧目在全国展演并3度荣获全国优秀剧目奖项,实现了年度参加全国级展演作品数量的新突破。《坛三彩》在国际马戏节上大放异彩,摘得俄罗斯尼古林“艺术家”国际马戏节金奖及法国瓦兹河谷国际马戏节评委会“特别荣誉奖”,均为全省唯一获奖作品。《竹竿巷》则在山东文化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剧目”与“优秀演员”双重大奖,保持了连续三届省艺术节囊括这两项大奖的强劲势头。声乐《中国力量》与山东梆子小戏《锦缘》等2部作品荣获“群众艺术优秀作品”奖。12件美术书法作品入选省级展览,书法作品数量位居全省之首。广场舞作品《河风鼓韵》获全省广场舞展演一等奖。青年歌手代表获2024山东省青年歌手大赛美声组一等奖。济宁市连续四届在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汇演中数量领先。

文化惠民活动,深入人心。“万场文化活动惠民生”与“千场大戏进农村”两大活动分别开展2.4万场与1.5万场。成功举办“歌唱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合唱展演、第十二届全民广场舞大赛、第六届“儒乡鼓韵金唢呐”民间吹打乐大赛等,深受群众喜爱。2个案例荣获山东省旅游公共服务十佳案例、优秀案例。济宁艺术剧院成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基层文艺团体联系点。邹城市北宿镇吴官村冬季“村晚”入选全国示范展示点。

文化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成功组建“6+13”校地图书馆共同体,全市15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均达到二级站以上标准,并新建3处阅读驿站。同时,《光伏+地热综合应用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建筑群》案例荣获国家级十佳典型案例称号,微山县图书馆“湖上漂流图书馆项目”已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此外,3处公共文化空间荣获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另有21处市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脱颖而出,其中4处荣获山东省级殊荣。

应急广播与网络视听,成果丰硕。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全域覆盖,包括1个市级平台、14个县级平台、152个乡级平台及9000余个终端,行政村、自然村覆盖率均达100%,圆满完成安全播出任务。43件作品在全省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评选中获奖。山东省“美好山东”短视频大赛10部作品获奖,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连续三届获全省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宣传推广:创意创新 扬名四海

线下宣传推介,精准高效。成功举办“十城百企千里”巡回旅游推介会15场,覆盖上海、万州等地,并在携程集团设立了“济宁旅游长三角国际推广中心”。推出“住济宁酒店、免景区门票”的联动优惠,以及“济宁文旅与爱同行”大学生暖冬行动,掀起宣传热潮。同时,精心制作了济宁文旅地图及中英双语旅游宣传片,“走进孔子·研学圣地”项目入选文旅部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

线上宣传,火爆出圈。从“广西小沃柑游学尼山”直播到“与辉同行阅山河”济宁行直播活动,济宁文旅在新媒体领域不断解锁出圈出彩密码。精心制作“济宁文旅局长夸济宁”“济宁文旅与爱同行”等短视频点赞量10万+,获得网民广泛好评。

媒体声量,不断放大。《人民日报》头版《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点赞济宁“两个结合”实践,海外版推出《何以济宁》重磅报道点赞济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济宁文旅相关工作11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稿377篇。大型纪录片《武梁祠》播出后反响热烈,并再次在香港播出。

对外交流,影响广泛。成功承办2024国际孔子文化节,获得上级肯定。15名驻华外交官参与“发现中国之美”活动,开启“周游济宁”之旅。与香港中国旅游协会、新加坡南和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国家级非遗孔府菜烹饪技艺在省政府“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塞尔维亚文旅推介会上亮相。

服务保障:体系优化 服务贴心

管理保障,扎实务实。济宁市制定了《旅游市场监管整治行动方案》,并组织开展假日旅游市场集中整治、暑期百日严查行动及旅游市场“冬季规范提升”行动,创新推出“舒心游济宁”服务热线,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

执法检查,温暖有力。创新文旅执法“现场办案”监管模式,济宁文旅执法工作经验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团中央、山东省“扫黄打非”办、团省委、省执法局等刊发63项,山东省执法局转发我市执法工作经验在全省排第一位。

安全防线,筑牢夯实。集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扎实开展了六大行动及四个专项检查活动,坚决守护安全生产底线,确保游客安全无忧。

水阔舟行远,云开月更明。如今,济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决心,向“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宏伟目标奋力迈进,绽放出璀璨的文旅芳华。

2025-01-13 ——2024年济宁文旅精彩回眸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5362.html 1 砥砺奋进开新篇 文旅盛景绽芳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