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鲍童
通讯员 刘传广
陈楠楠是济宁市应急管理局派驻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罗场村第一书记。自驻村以来,她履行驻村第一书记职责,积极发挥驻村“领头雁”作用,聚焦群众关切民生实事,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实施,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了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初到罗场村,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是陈楠楠迅速融入新环境的办法。两个月的时间,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时常会看到她的身影。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村情民意,掌握村里的人口结构、土地资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第一手资料。一心扑在村里各项工作上的陈楠楠,也初步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结合罗场村的实际情况,陈楠楠带领村“两委”制定了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整合第一书记帮扶资金,发展张桥片区食用菌种植项目。“我们规划建设了7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及相关配套设施,采取大棚租赁等方式,带领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陈楠楠说。同时,组织方特周边餐饮企业和商户参加美团营销专题培训班,指导60家商户注册并开展网络团购等营销活动。对接济宁布凡传媒有限公司,建设钩织培训基地,为群众免费提供教学材料和工具,免费培训。截至目前,钩织培训基地已开展3期培训,惠及群众100余人。
基础设施建设关乎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一年来,陈楠楠协调各方资源,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建设完成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30眼井,并安装水利配套设施,让村里所有耕地实现智能灌溉全覆盖。对村庄道路进行提升改造,罩面面积约21310平方米,加宽道路约650平方米,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推进村东文化广场升级改造,新建凉亭、篮球场地各一处,积极协调市体育局为村广场配备一整套健身器材,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村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教育和医疗是民生之基。陈楠楠深知,只有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才能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她多次组织开展“医疗健康进村组”活动。联合济宁市市级医学会、太白湖新区人民医院、济宁市京华眼科医院等,组织医务人员前来义诊,为村民测量血压、心电图等,普及医学保健知识,并对慢性病群众提出治疗建议。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情暖童心”流动少年宫公益支教活动和科学家精神进学堂、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此外,她还在暑期开展爱心托管服务,开设课业辅导、自主阅读、科学教育等课程,举办户外拓展活动和防溺水、消防安全等主题教育讲座。
一年来,陈楠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在罗场村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坚实而深刻的足迹。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守岗位,与村民携手共进,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奋勇前行,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