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1日
第01版:

切实健全行政复议配套制度 全面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质效

本报济宁讯(全媒体记者 胡碧源)1月1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行政复议法实施一周年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聚力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学习培训,依托业务轮训、研讨交流等方式累计开展培训136场次。为应对复议案件激增的情况,健全行政复议场所、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市县两级通过人员调配、购买法律服务从事辅助工作等措施,充实行政复议工作人员32人。组织行政复议开放日、座谈会及行政复议“入园区进企业”等系列宣讲活动,利用济宁普法公交、楼宇视频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行政复议法。市本级及县(市、区)全部建成便民实用的复议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复议案件材料接收、案件听证及调解等一站式行政复议法律服务。持续优化“现场+邮寄+网络”多元申请机制,在市县乡“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复议窗口。同时,制定出台济宁市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办法,建立“行政复议+调解”办案机制,对案情简单、争议焦点明确、双方矛盾较小的案件,在立案或案件初审阶段,采取“调解优先、能调则调、当调则调、应调尽调”的工作策略,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搭建由市县两级司法局和政府工作部门共同参与的“两级多元”类案审理协作机制,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伤认定、公安治安、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等6期行政复议类案研讨交流培训。综合运用听证质证、现场查勘、专家论证等形式,更加全面、高效地查明案情,每半年开展一次行政复议案件质量评查,及时通报评查中发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加强督导整改,提升案卷质量。

此外,我市建立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履行监督机制,对近3年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意见书、调解书进行全面梳理,逐案监督履行,确保企业权益保障到位。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违法共性问题,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108份,责令有关行政机关限期纠正,快速、高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全周期、全过程监督,对引发复议案件比例较高、纠错比例较高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重点实时监控,及时制发意见。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监督协作,将行政复议的“被动”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的“主动”监督相结合,做到“被动监督一案、主动监督一片”。

2025-01-2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5871.html 1 切实健全行政复议配套制度 全面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质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