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杜文闻)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看济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卫生健康专场,介绍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卫健系统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树牢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持续优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让更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升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市疾控中心创建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2025年底前全市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率达到60%以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2%以上。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加强抑郁症、焦虑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问题的早期识别发现和干预,2025年预计面向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不少于3000场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加快专科建设,合理规划建设1至2个代表省内一流水平的冠心病、脑卒中等相关重大疾病专病中心。打造骨科、内分泌科、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等4至6个辐射周边省域的相关专科,年内再新增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持续发挥全市120个名医工作室作用,扩充名医专家人才库,年内引进2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
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基层能力提质提效第3个三年行动,促进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档升级,2025年新增100个中心村卫生室,改造提升2000家村卫生室。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机构统一管理、上下畅通,“中心药房”全覆盖。巩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方便群众在市域内转诊就医。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实现中医生活化。在中西医协同领域建好3个国家级专科、1个省级试点医院,探索具有济宁特色的发展模式。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推动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与中医药干预专项行动,构建重点人群健康中医药干预网络。
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保障“一老一小”健康权益。重点发展社区托育、托幼一体、用人单位办托等模式,提升托育服务品质,保障托育机构安全,确保机构备案率达到90%以上。全面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年内计划免费为25万名左右适龄妇女开展“两癌”检查、免费开展无创DNA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约3万例,最大限度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临终关怀等健康服务,不断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