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济纪宣
运河清风劲吹,尼山廉韵悠长。
回首2024,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持续做深做实政治监督,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篇章清障护航。
聚焦“两个维护”
强化政治监督
“要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落实情况,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为牵引,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持续优化政治监督方法路径。”2024年11月5日,济宁市纪委监委召开政治监督工作调度会,采取“听取汇报+现场点评”的形式,全面梳理政治监督工作举措和成效,确保政治监督更加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强化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过去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扛牢“两个维护”根本政治责任,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济宁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政治监督总牵引,充分运用信息化监督平台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行“蓝黄红”督导,深入开展“体检式”察访,助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落地落细。
优化营商环境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篇章必须下好的“先手棋”。济宁市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动开展涉企执法规范化检查,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民营企业“引导清单”,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必须管好、监督好。济宁市纪委监委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组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不断拓展政治监督活页功能,创新建立对党组织分类监督和对领导干部精准评价机制,督促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坚持从政治上把握和谋划巡察工作。过去一年,全市巡察机构坚守政治巡察定位,采取“板块轮动、提级交叉”方式,高质量完成市委第四轮、第五轮常规巡察,实现市属国企、市县教育、法院系统巡察全覆盖,首次对检察院系统开展巡察。启动市委第六轮巡察,对市直卫生系统、市属高校、群团组织等21个部门单位开展常规巡察。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形成专题报告,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事项,向市法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制发巡察建议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抓实对村(社区)巡察,有效推动县级巡察工作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见效。严格落实“三方联审”、整改公开、整改评估等工作机制,充分用好巡察整改信息化监督平台,更大力度深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推动各级党组织把巡察整改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抓紧抓实抓好。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纵深推进党的纪律建设
“通过这次纪律教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某市直部门干部在参观完市廉政教育馆后深有感触地说。
过去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创新举措深化纪律教育,精准定性抓好纪律执行,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严明纪律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市纪委监委紧扣党纪学习教育目标要求,督促各级党组织把学习重点聚焦到新修订《条例》上,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
面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济宁市纪委监委建立纪法教育流动站,采取图文形式,结合典型案例对《条例》等党纪法规进行解读释义,并制作成展板到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进行巡展,及时把纪法学习教育送到基层。
“贴合工作实际的情节设计、深入浅出地讲解阐释,这样的学习教育形式更受欢迎,效果也更加明显。”为推动党的纪律入脑入心,济宁市纪委监委组织拍摄制作了《党纪小课堂》《动漫说纪》等系列微视频,以灵活生动的展现形式,增强纪律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看到当年在主席台上高谈阔论的领导,如今站在被告席上低头认罪悔过,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深受触动。”在参加完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后,一名年轻干部感慨道。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警示教育作为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挖掘警示教育资源,运用违纪违法干部警示录、忏悔录、警示教育片等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旁听案件庭审,切实增强警示教育感染力。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必须把严的标准树立起来、把严的纪律执行起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养成纪律自觉。市纪委监委以准确规范运用“四种形态”为导向严格纪律执行,精准定性量纪执法,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
突出监督第一职责,用第一种形态管住大多数。过去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5175人次,综合运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予以诫勉等方式,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第一种形态真正用起来、实起来、硬起来。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积极开展容错纠错,为改革创新营造更加宽松和包容的环境。严肃处理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通过定期回访、谈心谈话、教育培训等方式,对受处理处分干部开展回访教育,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做到廉而有为、勤勉敬业。
一体深化正风反腐
全域推进清廉济宁建设
“该单位公务加油卡使用过于频繁,加油记录与公务车辆行驶记录不符。”日前,一条预警信息出现在济宁市大数据公车监督平台上,随即市纪委监委与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到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核实。经查,该单位办公室副主任黄某利用管理单位公务加油卡的便利,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为其妻子名下私家车加油,最终黄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过去一年,济宁市纪委监委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紧盯关键节点开展集中察访,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36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31起,中央八项规定堤坝进一步加固。
为从源头上杜绝“吃公函”“吃食堂”“吃下级”等违规吃喝问题的发生,不断推动转作风、树新风,济宁市纪委监委采取“试点—推广”模式逐步在全市各县(市、区)探索开展“公务餐”改革,全面取消县域范围内公务接待,出差人员在定点食堂自行付费用餐。
既严查“四风”问题,更注重深挖“四风”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坚持风腐同查同治,着力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
严肃查办杜庆节、卞玉杰、高辉等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全市有24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78人主动交代问题;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查处行贿人员104人;
……
一起起案件、一个个数据,释放出高压反腐的强烈信号,也彰显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惩治腐败“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的坚定决心和坚实行动。
在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通过个案剖析、类案分析,紧盯案发单位暴露出的问题推动堵塞漏洞、系统施治,全年累计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73份。
正风反腐雷霆万钧,清廉建设春风化雨。济宁市纪委监委将清廉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协助市委制定《关于全面建设清廉济宁的意见》,实施“六廉工程”,带动“清廉济宁”建设向全域推进、全方位延伸。
指导培树“清廉审批”“清廉人社”等一批清廉机关品牌;构建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专项行动、开展教师有偿补课“拉网式”排查整治等一系列清廉学校建设活动有序开展;制定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督责任清单;打造“流动茶桌”“嘉言民议”等协商品牌……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下,清廉机关、清廉企业、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村居5大清廉单元建设创特色见实效。
做深做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行廉洁文化建设项目化管理,创作推出山东梆子《闯关赴任》等一批廉洁文化精品力作,通过举办廉洁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月、“儒韵清风·清廉剧场”等灵活多样、广泛覆盖的廉洁文化活动,着力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社会风尚。
抓实集中整治
解民忧护民利暖民心
“农村供水安全性重视程度不够、供水环境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济宁市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对农村供水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后,向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水务局下发工作提醒函,对发现问题进行反馈并督促抓好整改。
群众所盼处,监督发力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作为抓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凝聚监督合力,通过落实包保机制、调研监督、约谈提醒等方式,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开门搞整治”,充分借助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码上举报”,加强与信访、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部门沟通衔接,面向群众公开征集问题线索,确保集中整治有的放矢。
“现在学校食堂的饭菜比以前更便宜了,而且也很干净卫生。”济宁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在对某民办学校开展“校园餐”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时,该校学生对学校食堂的变化感到十分满意。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社会监督机制,成立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推动改造完成市政、庭院、立管等燃气管网417.24公里;推动全市5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完成检验门诊跨市结果互认,对11大类199项门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搭建大数据分析模型开展“公租房”专项整治,追缴欠租或收回租赁补贴528户、100余万元……一件件可感可及的实事、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集中整治带来的实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勇于自我革命
在砥砺奋进中锻造过硬队伍
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肩负特殊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任务,必须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市纪委常委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引领带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强政治建设。
始终把能力建设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培训、大比武、大落实“五大行动”,实施“培基实训”工程,举办“儒韵清风”大讲堂、“精兵强将论坛”公开课、“业务知识”微课堂等22期,帮助干部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坚持在一线淬炼中培养干部斗争本领,先后选派310人次参与专项检查、巡察等重要任务。开展文稿起草比武、信访知识竞赛、创新亮点工作评比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
始终把纪律建设贯穿始终。聚焦健全“大内控”工作格局,制定《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内部协作机制的工作办法》,开展严防打探干预、跑风漏气、不当交往行为专项整治,开设“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纪律教育巡回讲堂”,落实全员政治家访,强化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着力打造“儒韵清风·忠诚卫士”清廉机关品牌,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打造纪检监察铁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坚定信心、敢于斗争,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篇章提供坚强保障!